「韓國為什麼能夠保存儒家傳統呢?」。我說了「至今韓國保存了較為完整的儒家傳統」後,主持人如是追問。我開口說「因為韓國」後張口結舌,只好無奈地說「我說不清楚,反正是這樣。」
這是2008年我作為現場觀眾參加一個訪談節目錄製時的情景,那期的主題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子》。由於語言能力有限且沒有提前準備好,我未能說出我的答案。這使我至今覺得欠那位主持人一個回答。
北京有孔廟和國子監,我也去過幾次。每當去孔廟的時候,都不難看到包括遊客在內的一些外國人,比如韓國初中生團體遊客或者歐美人等等。在孔廟裡,他們大約佔了三分之一的人流。相反,考慮到超過兩千萬人的北京常住人口的話,來到孔廟的中國人確實比較少。2006年,我去英國倫敦的時候,一件事情令我非常震驚,就是他們對歷史以及傳統的態度。我在馬路上看到了很多銅像,比如政治家、將軍等歷史人物。英國的力量從何而來呢?我不知不覺中感到,是從過去積累起來的他們的傳統依然支撐著整個國家。那時的感覺至今難以忘記。
偉大的中華文明在何處?
我在中國也感受過類似的感覺,也就是在孔廟。在孔廟裡有198塊元、明、清時代的進士題名碑,它們記錄著元、明、清三代51624名進士的名字。不論颳風下雨,這些題名碑默默地保存著一個文明的足印。請允許我直言不諱。我往常聽到「偉大的中華文明」的時候,我始終懷疑並顯露出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因為我在中國幾乎沒有看到過、甚至沒有感受過它。然而,在看到這些題名碑的時候,我的確感到了中華文明的重量,並開始想像它會包含著多麼寶貴的、人類文化的精髓。那時,我感到尤為震驚,因為我直接面對著綿綿不絕的中華文明。
當我看到林則徐——曾經只在教科書看過的名字——的時候,我自然而然想到,1839年林則徐銷毀鴉片的場景以及其後的鴉片戰爭。看到李鴻章的時候我也產生了格外的親切感。總而言之,我在孔廟目睹到了中國文明的基石,以及其歷經的軌跡。還有,我發現了中國積累的精神文明的線索,因為一個文明離不開其歷史與傳統。
那麼,為什麼我平時感覺不到中華文明呢?在我看來,自1919年的新文化運動以來,中國一直處在欲擺脫其傳統的狀態,上世紀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以及「批林批孔」是該趨勢的頂點。那時,大搞「批林批孔」運動,「祭孔」被視為封建迷信而被禁止。當時曲阜「三孔」(孔廟、孔府、孔林)的許多文物古蹟都被紅衛兵破壞了。雖然文革已經變成了歷史,但文革留給它的傷痕還沒有真正的修復。
在曲阜孔廟遇到的不是君子,而是黑導遊
曲阜孔廟一直是我嚮往的地方,可是我始終沒有機會去曲阜拜見孔夫子。去年的最後一天,我終於踏上了前往曲阜孔廟的行程。去過曲阜孔廟的中國朋友們可能都會猜測我在曲阜會有怎樣的感受。位於山東省西南部的曲阜,由於周邊產業基礎薄弱,其經濟欠發達,這使得很多曲阜居民依靠三孔來維持生計。因此不管願不願意,他們注定擺脫不了宰遊客的慾望。
在曲阜的一個經歷令我覺得聖人故里的人並不像聖人。剛進孔林的時候,我發現幾個阿姨在門口站著等待遊客。隨後其中一個阿姨前來對我說,我應該請個導遊詳細地瞭解孔林,還說費用也不貴,只收20元,時間為20分鐘左右。我猶豫了一會兒,儘管我從來沒有請過導遊,但為了更好地瞭解孔林,我還是請了她。
從門口到孔子墓的時候,她給我介紹了幾個故事,比如「子貢手植楷」是子貢親手栽植的楷樹,它於清光緒八年曾遭雷火,現僅存一段樹樁等等。可是一會兒我發現她的一些介紹與標誌牌的內容有出入。還有,一些人前來勸我燒香的時候,導遊屢次對我說她們是孔子的後裔,我應該讓她幫我燒香。難道孔林裡的當地人都是孔子的後裔嗎?我開始懷疑她是否是正式導遊,隨後確定她原來是個黑導遊。聖人故里真不光明!
在曲阜最讓我觸目驚心的是彫刻和石碑被毀的傷痕。隨處可見重新粘接的石碑、雕像,甚至孔子墓碑也曾經遭到了砸毀。我不禁感到無比沈重的傷感。在某種程度上,曲阜孔廟反映了當今中國的狀態。在處於價值觀真空期的中國,橫行的是黑導遊、孔子的偽後裔,而君子、孔子在哪裡呢?
在韓國也出現過一起反孔子的風波,但其威脅力沒有中國那麼大。1999年,一本題為「孔子死了,國家才會生存」的書風靡整個韓國。作者聲稱儒家思想是韓國進入20世紀以後面臨種種困境的罪魁禍首,因此我們應當作廢除儒家思想。當時這本書掀起了軒然大波,足以使得很多韓國人重新思考儒家思想是否正確地引導了韓國。然而時間沒過10年,風向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即很多人從包括論語在內的經典尋找答案。其實,韓國沒有離開過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一如既往地支撐著韓國社會。
溫故而知新
前不久,我在上海做了一個小型講座。講完後,一位中國朋友問我,目前中國的很多問題是否是因為中國沒有宗教信仰。他對韓國人的宗教信仰很感興趣,比如是不是超過一半的韓國人都信基督教。我已經聽到過這個問題好幾次。在不少中國朋友的印象裡,很多韓國人都信基督教。實際上,韓國的基督教徒沒有他們想像的那麼多。據1月30日發布的一份問卷調查顯示,在韓國人當中55.1%有宗教信仰,其中基督教徒為22.5%,佛教徒為22.1%,天主教徒為10.1%。
我認為,宗教信仰對形成價值觀會有所幫助,但它不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中國與韓國之間的差異,比如在中國價值觀的真空比在韓國更大一些,不是因為是否有宗教信仰,而是源於其對傳統的態度,乃至能否發揚其歷史和傳統文化。
中國應該從其歷史與傳統尋找價值觀,並將它重新梳理為新的價值體系。孔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各位覺得呢?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