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義:島嶼爭端的非理性成分(圖)
中日島嶼主權之爭不僅與石油、天然氣和漁業資源密切相關,兩國的民族主義思潮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自1969年起,人們便知悉:在日本稱為尖閣列島、中國稱為釣魚島的主權爭議島嶼周圍蘊含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但上述天然資源並非引發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經濟體之間的主權爭端的唯一導火索。造成中日島嶼之爭越發激烈的原因是存在於雙方國內深刻的民族主義情緒。
智庫機構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戰略研究學者克萊恩-阿布蘭德(Stephanie Kleine-Ahlbrandt)表示,在中國,反日民族主義與民族歷史緊密交織,並且受到中國政府的推動。這名中國專家在接收德國之聲採訪時說:「數十年來,中國政府進行著所謂的‘愛國教育'。媒體不斷報導著日本的蠻橫佔領,以及中國在共產黨領導下取得的'英勇勝利'。」
以國家強盛營造認同感
上述的愛國教育將釣魚島融入中國共產黨的創始神話:在受外國列強屈辱一世紀後,共產黨贏得了國家主權,只有黨才能保障國家的領土完整性。
由於共產黨思想逐漸式微,捍衛主權以及保證領土完整在共產黨統治的合法性上起著越發重要的作用。當中國新領導人習近平提出「中國夢」和「恢復中國強盛」時,迎合的便是幾十年來培育出的受害者心理。圖賓根大學中國專家君特·舒伯特教授(Gunter Schubert)視北京處理島嶼爭端的做法為政治手段:「在外交政策上出現越來越明確的語言,這樣一來,便能利用所謂外交上的'成就',稍加彌補內政方面隱晦不明的部分。」
來自民眾的壓力
問題是,北京政府開始受困於自身的言辭中。在中國政府對民眾情緒的影響力逐漸消失之際,這樣的情況會越來越常出現。原因在於,儘管施行審查制度,但網際網路以及類似推特的簡訊息服務平台大規模普及。
中國專家克萊恩-阿布蘭德認為,隨著人們越來越常疾言厲色的提出批評,政府必須設法滿足民眾的需求:「在此期間,中國網際網路用戶通過衛星追蹤中國海岸警衛隊的船隻。他們批評政府道:你們根本沒有抵達釣魚島!」 克萊恩-阿布蘭德說,新的媒體形式將民族主義轉變為一股新政治勢力,這股勢力的龐大甚至威脅著政府的合法性。
中日民族主義情緒在雙方爆發島嶼主權爭端後日益高漲
日本擔憂國力衰退
若說中國的民族主義是由過去的衰弱及屈辱中衍生出來的,日本的情形則恰恰相反:日本人有感昔日的強大國力不再,民族主義遂油然而生。柏林歷史學家康拉德(Sebastian Conrad)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也提及了日本國會和政府日益增長的民族主義情緒:「在失去地區影響力的背景下,這起著一個代償作用。」
日本經濟發展以及民族主義潮流的演變正好符合上述理論。在上世紀90年代期間,日本的發展仍相當好,中國尚未成為東亞的主導勢力。當時日本正審慎處理二戰和殖民統治期間的罪行,為過去的罪責向鄰國表現出道歉姿態。但當日本的經濟開始削弱,而中國逐漸崛起時,民族主義者的聲音變得越發強大。歷史學家康拉德表示,雖然這些人在島嶼爭議中仍是少數群體,但他們將持續推動相關議題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