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朝野激辯「雙重國籍」(組圖)

德國,許多移民加入德國籍的前提是必須放棄原籍國公民身份 。德國在野黨主張改變這一規定。

生日本來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日子。但是居住在德國黑森州哈瑙(Hanau)的一位擁有德國和土耳其雙重國籍的土耳其姑娘,在她23歲生日那天,卻收到一封令她震驚的來信。達姆施塔特市政府的來函寫道:「您年滿23歲,按照法律規定喪失德國國籍。」

在此之前,這位父母都是土耳其人,在德國黑森州長大並享受學校教育的年輕女子,一直擁有德國和土耳其雙重國籍。現在她年滿23歲,必須在兩個國籍之間做出選擇。因為根據德國的規定,她只能擁有一國國籍。

德國政府機構將這些移民子女稱為「可選項兒童」,他們不能永久持有雙重國籍。收到通知的女孩此前已經向土耳其駐德領事館遞交了放棄土耳其國籍的申請,但是為時過晚。因為審批程序需要幾個月的時間,現在她已經錯過了德國的法定期限。


加入德國國籍必須放棄本國國籍

「應取消的陳規」

這種情況並非個例。達姆施塔特市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容尼克爾(Martin Jungnickel)說,自今年年初以來,在她所負責的區域,已經有12位移民子女因錯過了法定期限而失去德國國籍。

原則上來說,德國不允許任何人持久擁有雙重國籍。但也有一些例外。例如來自其他歐盟國家和瑞士的公民,就可以長期持有本國和德國國籍。此外,類似伊朗和敘利亞等國家不准公民取消國籍,德國也允許其公民同時享有德國國籍。第3種例外是父母其中一方是德國人的混血兒可以擁有雙重國籍。

容尼克爾對這種不平等待遇感到不解。他說:「這一陳舊規定應該取消」。當事人感覺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和被邊緣化。容尼克爾希望普遍認可雙重國籍。此外,選項模式造成巨大的行政管理費用。今後幾年需選擇國籍的人數將大幅度增加。現在每年有大約3000人,未來五年將會上升到40000人。

雙重國籍雙重文化

被迫選擇國籍的主要是擁有德國國籍的土耳其人。德國土耳其社區主席科拉特(Kenan Kolat)要求取消選項義務。他說,取消這一規定將比強迫人們在兩個國家之間做出選擇更能加強人們對德國的認知。

科拉特希望「能夠普遍接受多重國籍」。他說,雙重國籍意味著「承認當事人原籍國的文化」。重要的是,「不同國籍之間不存在歧視。」

此外,德國北萊因- 威斯特法倫州移民融合部部長施耐德(Guntram Schneider)也呼籲取消「選項義務」。他說:「我們需要的不是臨時的德國公民身份,而是一個法律基礎,以便那些在這裡出生的'可選項兒童'不必在兩本護照之間做出抉擇。」

各聯邦州移民融合部的大多數紅綠聯盟(社民黨/綠黨)部長都支持雙重國籍。施耐德認為,雙重國籍有利於促進國家的移民融入。紅綠聯盟執政的聯邦州決定在聯邦參議院提交相關法律提案。

「取消選項義務沒有道理」

但是到目前為止,在秋季聯邦議院大選前成功實施這一議案的前景還很渺茫。對這一問題德國黑黃聯邦政府存在爭議。自民黨高層支持該計畫,基民盟和基社盟則更多持懷疑態度。

此外,聯邦政府移民事務特使、國務秘書博梅爾(Maria Böhmer)也表示反對普遍允許多重國籍。她說,目前98%可選項青少年選擇了德國國籍。這是移民融入德國社會的一個跡象。博梅爾因此認為取消選項義務沒有道理。


在德國擁有雙重國籍的移民子女

心理學家邁勒爾(Déborah Maehler )則持不同的看法。她已經在科隆大學研究移民融入問題多年。她對移民對德國文化的認知進行了調查。她說:「調查結果表明,擁有有雙重國籍或被允許保留雙重國籍的人,能夠更好地融入兩種文化,無論是德國的文化還是其原籍國文化。」她強調,多國籍制絕不是影響德國親和力的障礙。

被取消德國國籍的年輕土耳其女性沒有進行上訴。達姆施塔特市政府主管移民融入事務的容尼克爾說, 「對於當事人來說,他們當然感到憤怒和沮喪。」但有他們還有一個出路:「可以重新申請入籍」。雖然為此要花費255歐元,但一般都有很好的成功機會。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