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共一墳的故事(圖)

 2013-03-26 20:3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網路圖片)

傳說,旌德江村有一江氏大戶人家,為了後代興旺,望子成龍,特意到鄰縣績溪請了一位很有名氣的地理先生胡氏前來尋求一塊風水寶地作墓地。

地理先生胡氏,號稱胡仙,曾為江南一帶許多名宦巨賈家選過房基墓地,且百選百中,能讓官家有晉升、商人有錢賺,故名聲越來越大。這回,江氏慕名把他請來,料定會尋找到一塊好的風水墓地。

地理先生手挾羅盤,肩背《周易》,一步三晃地走進江村。江氏家族從村口就開始用炮竹歡迎,路兩旁也站滿了歡迎的人群。

地理先生到江氏家自然得到款待,住東廂房,錦被玉食,好不快活。

一晃三年過去了,地理先生每日早起,手捧羅盤在村四週轉悠,踏遍了四周的山地,卻始終沒能選到一塊風水寶地。

江氏人對地理先生很不滿意,覺得白養了他幾年,就對他不怎麼好,甚至對他刻薄起來。一天,江家一隻雞掉進糞坑淹死了,而江氏夫人撈起來煮給地理先生吃,豈料,這事被地理先生知道了,沒有吃。

一晃已是大年三十,江氏婦人有些沉不住氣了,放下臉來對地理先生說:「江村四周這麼大,你也選了好幾年了,怎麼就選不到一塊好墓地?這樣下去總不是個事!」地理先生滿面羞愧,說:「你家是旺族,選墓地理當慎之又慎。」江氏婦人又說:「這樣吧,今天過年,你回去過吧!也好和家人團聚一下了。」地理先生說:「那回去過了年再來。」婦人回說:「隨便吧!」江氏男人過來打圓場:「大過年的,不說這個了。先生還是到我家吃年飯,到明年春上再選不遲。」婦人說:「才三年,不遲、不遲!又沒有五年、十年!」俗話說,聽話聽音,看人看臉,風水先生看出江氏婦人滿臉的不高興,執意要他走,覺得再呆下去也實在沒有意思,便收拾了行李,決定離開。江氏婦人二指拉三指推地挽留,江氏男人雖然再三勸說他留下過年,地理先生還是走出了大門。

門外漫天飛雪,到處是一片白色。寒風裹著雪花直往地理先生的臉上扑。他攏起袖子,縮著頭,走出了村口。不一會到了旌績交界的旌德白地三節楊桃嶺王寶店村莊的山路時,突然一長鳴聲使他一驚,他抬頭一看,猛見左邊的將軍打坐山草叢中忽地飛出一對仙鶴,並驚奇發現將軍打坐山方圓數畝場地毫無雪花,那漫天飛舞的朵朵雪花一落地便立刻化成了水。地理先生透過風雪,眼睛一亮,那黑漆漆一塊,像是烏鴉扑地,那雪一落地便化成水,一股熱氣騰騰的蒸氣直往上升。地理先生十分驚喜,他立即攀上將軍打坐山仔細察看。將軍打坐山亦稱石角?,坐東北朝西南,且來龍氣勢足。此山猶如一位氣勢高大而威武的將軍端詳地坐著深謀軍事戰略一般。正前方是層層梯田和河流,河流對面一華里處便是長崗,即南山,亦稱案臺,南山前方遠處是座高聳入雲的鐵帽山。若雨過天晴、天高雲淡時,可見黃山天都峰和光明頂。此處風水,地理先生稱「回龍望祖」。即黃山為祖山,黃山龍脈過來望祖。地理先生看著看著,不禁脫口連聲說:「啊,這是塊仙鶴地,好風水啊!」心想,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好在有了這場大雪,我才與這塊水寶地有緣分啊!他想立即回頭,把這個喜訊告訴江氏,由於在此耽誤了許多時間,天氣已暗,加上江氏婦人那張難看的臉又浮現在眼前,飢腸轆轆,離家又遠,恐怕難以趕回,眼下最重要的是找個地方住下,討口熱水,避避風寒。

地理先生走進績溪境內山嶺一胡氏茅屋,茅屋中有位老婦人,見近來一個「雪人」,趕忙問是什麼人?去往何處?地理先生一邊拍打著身上的積雪,一邊告訴老婦人,自己是地理先生,從江村回去過年,因天黑想借住一晚。老婦聽說借宿,看看這人遇到難處,便點頭同意他住下,只是為難地說:「我家很窮,年飯還未準備,只等兒子去城裡賣柴買點葷菜回來做年飯。」地理先生說:「沒關係,我只討口熱水暖暖身子,能避避寒就行。」

此時,兒子走進家門,見家中來了一位客人,很高興。老婦人樂滋滋地忙著做年飯,便叫兒子把家中唯一生蛋賣錢的老母雞宰了紅燒,將儲吁的幾個雞蛋也打了做了菜,加上買的一斤肉和豆腐,一共做了葷素五樣菜。地理先生看了很感動,吃年飯的時候,終於把給江村江氏家看風水和剛發現的事一併跟老婦人說了,並且說:「先人葬在這裡,保準家裡後代一定會大發!」婦人說:「俺老頭子死了才三個月,就停在後山的靈棚裡,無錢辦下葬之事,還沒下葬呢?」「那好,」地理先生說:「我看你家人心腸好,我要幫你們轉運,使胡家出大人!」「這樣吧,開過年後,你把老頭子屍體燒成灰,然後把骨灰做在蕎麥粿裡,與江家先人一起下葬吧。」老婦人感激地不知說什麼好。地理先生告訴老婦人說:「明年開春,江氏太爺下葬時,你只要聽到鑼鼓鞭炮響,就把蕎麥粿提來賣,到時候,我自有辦法。」

第二年春上,地理先生滿面春風地來到江氏家,說:「準備給太爺下葬吧!」 江氏婦人狐疑地說:「那塊寶地找到了?」地理先生翹起二郎腿說:「不信?」接著便把發現寶地的事有聲有色地敘述一番。江氏男人馬上端上茶,斥罵女人:「頭髮長,見識短,婦人家,懂什麼,滾一邊去!」又對地理先生說:「您選個吉日吧,我馬上吩咐下人立刻準備!」

地理先生掐指一算說:「後天吧!」

這天,抬夫們在鑼鼓鞭炮的齊鳴聲中,把江氏太爺的棺木抬到將軍打坐山,已快晌午。四面八方趕熱鬧的人把各條山路擠得滿滿的。
江氏男人說:「墓穴已挖好,先生您看呢?」

地理先生說:「要在‘頭戴鐵鍋帽,鯉魚上樹梢’時才可以下葬。」
江氏男人想了想,道:「這個容易。」於是,他對下人說:「趕快叫人把鍋頂在頭上,安排人到塘裡捉一條鯉魚,送過來掛在樹上!」不到半個時辰,有人頂著鐵鍋來了,一條大鯉魚也很快掛上了墓地邊的樹梢上了。

江氏男人又問:「現在可以下棺了吧?」

地理先生搖搖頭,說:「不行,這墓穴必須要有蕎麥粿墊墓底列印圖——蕎麥粿先苦後甜,發!」

這下讓江氏男人作難了,這時候,到哪去弄蕎麥粿?正著急,忽聽見不遠處來了位老婦人,提著籃子在叫「賣蕎麥粿呀,賣蕎麥粿,熱乎乎的,快來買呀!」

江氏男人聽到叫賣聲,心裏大喜,天助我也!趕緊喚道:「老人家快來快來,你的蕎麥粿我全買下了!」胡氏夫人故意抬高價格,賣了好價錢,回去蓋了新草房。

再說,江氏按照地理先生的意思,將這些蕎麥粿一起排放在墓地裡,地理先生一聲喊:「時辰已到!」隨即,炮竹、喇叭聲再起響起,江氏太爺正式下葬了。

地理先生口中唸唸有詞,忽然冒出一句:「先發江,後發胡。胡家登臺拜相,江氏父子翰林!」 江氏大惑,怎麼扯到胡家去了。好在當時人聲嘈雜,未聽真切,江氏誤以為地理先生是績溪胡家人,唸咒要報姓,是該念的咒語,也就沒有深究。這場「移花接木」的把戲也就悄悄地演完了。

事隔多年,江氏出了父子翰林,胡家老婦人的孫子胡滿龍也金榜題名,做了宰相。

胡家老婦人對滿龍說:「你到京城,做大官了,那金鑾殿是個什麼樣子啊?講給奶奶聽聽。」胡滿龍就比劃著,殿有多高多大,柱子有多粗,殿檐有多寬,講了半天,胡家老婦人仍在雲裡霧裡。胡滿龍乾脆說:「這樣吧,奶奶,我就在這裡造座金鑾殿給您住!」說到做到,一年以後,一個仿造的金鑾殿就落成了,在造殿時故意比真金鑾殿少造一柱腳,以免後患。
江氏看到胡家這樣張狂,便去告了御狀,皇帝龍顏大怒,道:「這還了得,傳胡滿龍來!」

皇帝說:「你好大的膽子,竟敢私造金鑾殿!」

胡滿龍不慌不忙,辯道:「啟稟皇上,我自幼由奶奶哺育成人,她老人家為我辛苦一輩子,也沒出過遠門,更沒見過金鑾殿,她說她做夢都想見見,因此,我出於孝心,就仿造了金鑾殿,這樣,不僅滿足了我奶奶的心願,也讓浩蕩龍恩潤澤鄉間!再說,我造的那殿比金鑾殿少一柱腳,還不能叫金鑾殿啊!」

皇帝沉思:百善孝為先,能如此孝心,肯定對我忠心。在說又不是百分之百的全似金鑾殿,於是說道:「難得你有這份孝心,既是這樣,朕就赦你無罪吧!」

一場風波就此平息,真是有驚無險,幸虧當時留了一手,也是祖上保佑。

江氏不服氣,回想當年地理先生冒出的:「先發江,後發胡」這句話,又發現每年清明節江氏做過清明後,胡氏族人也到將軍打坐山面對江氏祖墳朝拜,覺得好生奇怪,認為那墓地裡面一定有名堂,一定是地理先生當年做了什麼手腳,於是叫人打開墓穴門面,便驚奇發現棺材下面的蕎麥粿已形成一根根血筋,上繞棺木,下入土中。此事誰也不敢動彈一下,否則兩傢俱傷。眾人大驚失色,心想,這不就是傳說中的龍脈嗎?江氏趕緊命人把墓穴門合上。

至此,江、胡兩族相互友善,相互關照,兩個大家族也從此興旺起來。

来源:網路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