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忍怕生 寶寶才能更自信(圖)
孩子膽小怕生,見到陌生人就又哭又鬧,這可急壞了很多媽媽,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困擾呢?
「怕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
「怕生」是寶寶社會性發展到一定程度的體現。它是寶寶感知、辨別和記憶能力、情緒和人際關係獲得發展的體現。細心的媽媽會發現,寶寶在3-4個月時已能對媽媽做出反應,只要媽媽走近寶寶,他就會沖媽媽樂,以此表達自己快樂的情緒。當媽媽在屋裡走動時,寶寶的目光就會追隨媽媽的身影移動,並表現出明顯的想要得到媽媽關注的表情。一旦媽媽不予理睬,寶寶就會哭鬧。如果發現媽媽不在視線內,寶寶也會以大聲哭鬧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情緒。
5個月的時候,隨著寶寶自我認識和活動範圍的擴大,寶寶的識別能力不斷增強,已能區別父母和其他人。
6個月的寶寶已開始有了依戀、害怕、認生、厭惡、愛好等情緒,對熟人表現出明顯的好感,並且能夠根據家庭成員的親近程度表現出不同的反應。出於自我保護的目的,這個階段的寶寶對陌生人和陌生環境就會表現出過敏反應,對媽媽則最為依戀。
8、9個月的寶寶認生的現象更為常見。1歲多的寶寶已經開始有了獨立意識,對什麼都好奇,再加上活動範圍的擴大,就使得他們有了要離開父母的懷抱去探索周圍環境的慾望。但是,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對父母和親人仍然非常依戀,一旦遇到他從未見到過的人和物體,就可能表現出膽怯的樣子。因此,這一時期的寶寶是獨立性和依戀性並存。
即便到了2、3歲,寶寶仍然會對陌生人和陌生情景感到恐懼,這是寶寶發展的共性。此外,由於遺傳因素的差異,寶寶出生以後所處的家庭教養環境也千差萬別,因此每個寶寶認生的程度也存在很大的差異。
怕生對寶寶來說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現象,但是如果父母不注意正確引導而任其自然發展,那麼將來就有可能影響寶寶的社會化進程。
幫助寶寶擴大社交圈,他會人見人愛
寶貝的怯生讓您感到擔憂,不過這種情況是可以及時彌補的。
第一,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接觸到的人越少,就越容易怯生。所以家長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要儘可能地多帶孩子出去走走,與更多的人接觸,這會大大降低他們的怯生程度。
第二,讓孩子多與同齡人交往是幫助孩子克服怯生的好方法,研究發現,與陌生的兒童在一起,並不會讓孩子感到非常不安。你可以協助孩子,找到一個外向活潑的小夥伴,也可以鼓勵他和年幼的孩子共同遊戲。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是第三個重要的方面。如果經常受到批評的孩子,更容易對陌生人感到恐懼。所以,家長們平日與孩子溝通時,一定要特別留意所用的方式,盡量少用批評、責備的語言。年齡偏小的孩子還不能很好地認識自己,他們往往是通過大人對自己的評價,來判斷自己的「好壞」。如果經常受批評,會讓孩子對自己產生負面的評價,自信心大大受損,在遇到陌生人時也容易畏首畏尾。
孩子不喜歡陌生人 不要說「他怕生」
碰到孩子不願開口打招呼時,也許你會因為氣氛尷尬,而匆匆向對方說明:「這個孩子怕生……」然而,這種做法對於孩子的發展,卻非常不利。要知道,幼兒對於自己的認識,實際上正取決於你的評價。而你在不經意中,為孩子貼上的「怯生」標籤,會讓孩子將自己定位成一個怯生的人,並表現出種種的怯生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