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孩子好,要做到「六不」原則(圖)
在孩子的生活中,父母就是全部,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向父母進行模仿和學習,家庭教育的方式也決定著孩子的發展和未來。為了孩子好,請父母在教育中一定做到「六不」原則。
在孩子懵懂的世界裡,父母就是彼岸的那座燈塔,照亮孩子前行的路。作為引導者的你,在孩子脆弱單純的心靈裡裝下的是什麼?是陽光明媚,還是一片陰霾?維護良好的親子關係,不僅需要關愛,更需要尊重。
寶寶必須靠著父母或照顧者的引導與互動,才能一點一滴地認識自己與世界。還沒有做父母的人對自身的言行舉止可能不會特別注意,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觸,但是一旦做了父母,就會驚訝地發現,孩子的模仿能力超強,稍不留意,大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就全都被孩子學會了!
平常生活中哪些話是正面的?哪些話是負面的?一般人沒事是不會去分析它的,甚至會覺得說負面的話又有什麼關係呢?然而正如俗語說的「好話一句三冬暖,惡語一句六月寒」,其實語言常會有隱喻的、暗示的效果。許多父母會在自己情緒不佳時對孩子說一些負面的話,或者是已經習慣用負面的語氣說話,在不知不覺中就脫口而出。別以為那麼小的孩子什麼都不懂,大人說負面的話時不佳的語氣與態度,早已經對孩子小小的心靈造成不良影響了!
催促、批評、威脅、利誘有用嗎?
從初生嬰兒到剛學說話的1∼2歲的孩子,雖然對父母說的話似懂非懂,但是父母說負面話時的語氣及態度,孩子都會接收並儲存著。如果你將自己和孩子一天的對話記錄下來,仔細地檢視自己一天之內,對孩子說的最多的話可能是一些 「快一點!」、 「你怎麼這麼不聽話!」、 「你再一次試試看我會不會打你!」、 「乖乖吃飯,才可以去買喜歡的玩具哦!」之類帶著催促、批評、威脅、利誘的言詞。想一想,為什麼你會一直說這樣的話?每日這般循環的對話能讓孩子達到我們期望的目標嗎?這樣對孩子的教養有正面的幫助嗎?
為了孩子好,應做到「六不」原則
想想看,當孩子惹父母生氣或挫折時,父母應該如何與孩子溝通?其實,大人們如果能多深思,仔細想一想因果關係,自然就能謹慎戒除以負面的方式對待孩子的習慣。接著再次提醒家長,無論你再煩燥、脾氣再壞,千萬記住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1.不要罵孩子「笨」
孩子的自我形象,是在幼年時通過與別人互動後建立的,常常被人告知「笨」、「醜」、「不乖」的孩子,自然就會展現出「笨」、「醜」、「不乖」的特質,更糟糕的是孩子潛意識裡也許就這樣認定自己了。
2.不要在別人面前批評孩子的缺點、弱點
常被大人在大庭廣眾批評的孩子,自然而然會產生退卻行為,愛面子的孩子只好生氣!這些孩子的人際應對進退技巧,自然不容易朝正向發展,一旦形成「不好相處」的性格,對孩子日後進入社會後與他人的交往溝通會帶來非常大的阻礙。
3.不要常以物質誘惑、威脅刺激要孩子表演或表現取悅大人
喜愛表演、表現是部分孩子的天性,但不要勉強孩子做這些,尤其是以物質利誘、威脅刺激的方式,這樣會讓孩子建立錯誤的價值觀念。所以千萬不要常用此種方法來誘導孩子,以免孩子以為只要有誘惑就可以做任何事。
4.不要對孩子說出不愛他、不要他、討厭他等拒絕的話
夫妻吵架或壓力大時,容易對孩子口出惡言,而惡言一出,烙在孩子心靈深處的傷痕,會深深影響著孩子未來與異性或父母的相處模式,誰都不希望自己與孩子的親密關係出現負面的障礙吧!
5.不要認為孩子能力不夠、很多事都不會做,而不讓孩子動手學習
當父母是「萬能」時,孩子就是「無能」的!並非孩子「不能」或「不願」去學,從以下兩個角度來觀察,的確是父母不給孩子學習機會!
A。強勢的父母想掌控主導權,不願讓孩子有自己的選擇,久而久之,孩子凡事都需要父母。
B。父母因為擔心、恐懼,阻止孩子"冒險"的探索,因而犧牲了孩子的學習機會,更阻礙了孩子潛能的發展。
6.不要只是處罰孩子,應進一步衡量「處罰」對孩子是否有效?
當錯誤已經發生了,應冷靜、耐心地跟孩子說明犯了什麼錯,討論分析應該如何避免錯誤發生,正向的處理過程更為積極有效。
別再懊惱!從現在起以正向的態度對待孩子。
有些愛跟孩子發脾氣、說負面話的家長,其實在說完後就感到後悔,因此常懊惱地表示自己應該要改一改脾氣,但是,就是很難做到十全十美。這其實是人之常情,不要因為這個原因產生焦慮的情緒,夫妻之間只要時常彼此提醒,會慢慢得到改善的。
如果我們希望孩子是聰明、活潑、健康、有自信的,自己卻有意無意中做出一些錯誤的示範,日積月累的影響,就會給孩子造成根深蒂固的影響,孩子盡其一輩子的努力,可能都無法擺脫大人負面暗示的陰影。
親愛的爸爸媽媽們,注意你們的言行,千萬別把孩子的性格引導到不正確的那條路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