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庫學者談中國領導人換屆(一)(圖)


中國領導人進入換代時期(網路圖片/看中國配圖)

中國的政治走向與美國的應對

今年三月兩會召開之後,中國領導人將換屆。2月22號,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邀請亞洲研究中心主任易明、布魯金斯學院中國中心主任李成、軍事戰略專家魯瓦克等和智庫成員討論中國的變化。

與會人士討論了中國的未來政治走向、腐敗問題、對美國的網路攻擊、與亞洲其他國家的關係,以及美國的應對政策等。

對外關係委員會高級研究員、亞洲研究中心主任易明(Elizabeth Economy, C.V. Starr Senior Fellow and Director for Asia Studies,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表示,從習近平的歷史看不出他會是一個改革者。目前看到他還是盡力想加強黨的力量,反腐敗也是為了把黨變成廉潔的機器。他也許會實行黨內民主、更多聽取地方上的意見,讓他們感到自己在參與,卻不會給他們任何決策的權力。胡錦濤上臺她曾撰文抱以希望,現在則不抱希望。

易明:「我不覺得習近平有任何興趣放鬆對黨的掌控,不會放鬆對政權的控制。」

布魯金斯學院約翰•桑頓中國中心研究主任李成(Cheng Li,Director of Research and Senior Fellow, John L. Thornton China Center, Brookings Institution)指出,習近平和李克強五年前是政治局常委中最年輕的,現在仍是。政治局並沒有更加年輕化,從第四代向第五代的轉換中,領導人並沒有真正的更新換代,相當於I-phone 4S。

李成兩年前說過,中共的獨裁統治十年內會垮臺。他說,中國的知識份子也是這樣公開講的,半官方媒體也在談論這個緊迫性。中共領導人胡溫習李,包括王岐山也是這樣認為的。即使沒有戰爭這樣極端的事件,在平時的生活中,社會力量也在要求變革。

他說,中共領導人嚴控微博等社交媒體,說明他們還是緊張公眾的想法。其實已經是控制不了了。真正建立內需驅動的經濟需要政治開放和法制。中國的社會力量:中產、企業家、市場化的媒體、法律從業人員、特殊利益群體都在爭取這樣的權利。

他認為這些領導人不會推動政治改革,城市化、社會福利等都不是工作重點。他們真正要討好的是中產階層。

李成:「如果有社會上的暴動,如果被打敗的派系去尋找公眾支持,對中共是極其危險的。」

軍事戰略和歷史學家、《中國崛起與戰略邏輯》一書的作者魯瓦克(Edward Luttwak,Senior Associate,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Author, The Rise of China vs. the Logic of Strategy) 認為,中共高官的家屬都是億萬富翁,不可能讓什麼人擋了他的財路。

魯瓦克:「天天賺很多錢的那些黑手黨家族不可能讓改革者進來。」

魯瓦克對華盛頓的建議是,不要太明顯的與中國對峙,而需要一如既往的支持美國的盟國。

李成認為,美國政府在中國公眾身上下功夫,同時應堅持民主、法制、人權的理念,這是社會長期穩定的關鍵。

李成:「在關鍵時刻,美國政府應該與中國領導人之間建立穩固的聯繫,並且更加努力與中國的民眾和知識份子建立聯繫,讓他們瞭解美國的立場。」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