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城古鎮 尋找中國的「諾亞方舟」(組圖)
(網路圖片)
相比全國的許多古鎮和水鄉,位處四川宜賓的羅城古鎮雖然不大,卻因其獨特的布局形制和建築藝術,顯得卓爾不凡。
中國的「諾亞方舟」
由於地處偏遠,鎮內的新街除了幾家三五層高的賓館飯店,建築大多低矮破舊。在當地人的指引下,我們穿過一條冷清的商業街,轉角處眼前一亮,出現一排青磚黛瓦的老房子,這裡便是有幾百年歷史的「船形街」了。
正對老街矗立著一座青磚烏瓴的宗廟,烏黑的拱券大門,兩側是廊壁漏窗,有質樸古雅之風,二層正中高懸「靈官廟」牌匾,其下可以俯瞰小城全貌。
右邊是狹長的涼亭街,中央的青石板路一直通向百米外的古戲臺。兩旁的老屋門前搭有出檐的涼篷,柱礎是堅固的彫花圓石,既美觀又防潮。一排排整齊的圓木和屋椽支撐起寬闊的廻廊,晴天用以遮陽,雨季能夠躲雨,冬日更有防寒功能——如此設計顯然與當地的氣候相關,和廣州上下九的騎樓風格建築可謂異曲同工。
正是午後時分,廊棚內外人聲鼎沸,沿街開設的小店幾乎全是茶鋪、飯館和雜貨店,門外雜亂地擺滿木竹桌凳,坐著不少打牌搓麻的老漢,穿著漢衫背心甚至赤膊上陣,在竹椅背上一靠,蹺起二郎腿,優哉游哉,喝杯蓋碗茶,抽袋土旱煙,發發呆,擺擺龍門陣——這也許是他們安享晚年的最好方式。
始建於明清時代的主街長達200餘米,兩頭窄中間寬,形如梭子,又似一艘巨船。狹長的廊棚像船篷,高聳的戲臺如船艙,雄偉的寺廟為船頭。這種精妙奇特的布局來源於流傳的一段故事。
傳說古時羅城缺水,清崇禎年間一位秀才至此,吟下「羅城旱碼頭,衣食不長久。要得水成河,羅城修成舟」的詩句。當地人便依此建議大興土木,修建了這條船形街,後人稱之為中國的「諾亞方舟」。至於羅城是否真因此雨水充足,卻是不得而知。有道是牆內開花牆外香,墨爾本在二十多年前便依羅城的船形布局修建了一座中國城,老祖先留下的遺產可不真是發揚光大了麼?道路中央那座過街的懸空戲臺保存完好,外形為歇山式飛檐結構,屋脊和房檐各處分布著精美的磚雕和木雕。正梁中間的「平和聽神」正楷匾額蒼勁有力,左右前柱刻有金字對聯,台面前方的金漆木彫刻畫了許多有關西遊記的故事。聽說每逢節慶假日,這裡總會安排有廟會和戲曲表演,聽戲的人群時常把老街圍個水泄不通。
戲樓背面是一座宏偉的石牌坊,左右有一對聯:羅眾志以成城倚鐵峰枕峨秀跨八百里巫雲長驅五海,重古今而作宜納優益集高腔通四千年韶樂胞興萬方。橫批:濯濯永流。細細品讀之下,字裡行間不正是說的有關求水與祈福的故事與心情麼?前人把小城的故事通過對聯銘記下來,告訴來此的每位遊客,實在值得後人體會和回味。
歲月如梭,如今的老街給人以遲暮之美。木結構的房屋和戲臺經歷了數百年風雨的洗禮,已顯出垂暮老態,那些年久失修的牌匾字跡也已變得依稀難辨。眼前這些閑坐的老人家每日在這裡打牌聊天,喝茶聽曲,在某一刻終老天年。老街陪他們走過了四季,目睹了他們的成長和老去,送走了一代又一代人,見證著許多平凡的人和事。而身邊那些嬉笑跑過的上下學的孩子,在幾十年後可會也如他們的長輩般安坐於此?百年如一日,世事亦輪迴。若不然,為什麼我們總會感覺有些事或陌生人似曾相識?這便是若然有來生的見證麼?
(網路圖片)
老字號的家常菜
除了為數眾多的茶館,小街上聚集著幾家老字號的飯店。門面都已殘舊不堪,店前的桌子上堆滿了鍋碗瓢盆,盛放著生熟小食。餛飩餃子,涼粉涼麵,青菜湯圓……室內的陳設也極為簡陋,四周都是簸箕竹籃,裝著各式肉菜、粉麵主食和川味調料。
灶臺設在屋子中央,燃料是蜂窩煤。雖然原始,勝在烹飪時更有「鑊氣」,明火燒制的菜餚總比微波爐或電磁爐加熱來得鮮美,情況確實如此。
這時候,老闆和夥計都忙得不可開交,調料的,炒菜的,寫單的,倒茶的……不時有滋啦滋啦的肉菜下鍋聲和誘人的美食香味傳來,讓飢腸轆轆的我們再也邁不開腳步。
在這家叫「天泰祥」的老字號坐下,餐桌就擺在廊棚之下,可以在品嚐美食的同時看行人來來往往,聽旁坐的老嫗聊天,感受小鎮人的恬淡生活,也很有趣。
這些老店連份像樣的菜譜也沒有,客人只需根據店前擺放的原料便可即點即做。羅城產牛,牛肉製品遠近聞名。街頭有牛肉乾貨的專賣店,飯店則有拿手的牛肉燒菜。熱情的老闆推薦招牌菜粉蒸牛肉,我們又點了青椒炒肉外加一份青菜湯,足夠兩個人的份量。
牛肉爽滑可口,確實名不虛傳,青椒炒肉和菜湯的份量也不少,價格都是十餘元,經濟實惠。其實,豪華的排場不一定能帶來好的口感,反而家常菜的味道是最令人回味的。
吃完午飯,我們沿老街向「船尾」的方向走去,沿途的涼篷下有不少賣雜貨的小販,只一桌一凳便可經營起小本生意,其中有些五顏六色的花布服飾煞是好看。只是顧客稀少,生意清淡的午後便是他們在凳子上神遊的時光。後街還有整片的民居和一座大門緊閉的清真寺,又有幾處正在搭屋建瓴。年邁的羅城面臨著年久失修,需要改造的問題。將來它會以什麼樣的面貌出現,既令人期待,又有些擔憂。
古老的羅城像是一個鮮活的標本,展示著一段已經久遠的歷史和生活。雖然小鎮已失去了往昔的華彩,但是它卻是真正值得珍惜的永恆記憶。
羅城鎮名的來歷有不少傳說和趣聞,比較流行的說法有兩種。
第一種是:明末時,當地一棵大榕樹下有兩間茅屋,房主姓歐,為附近農民出售或交換耕牛提供場所,稱為「調市」。後來,牛市交易不斷發展,交換的貨物品種擴大到鹽、鐵、布、米、油等。於是歐姓人又修了幾間房子開辦客棧、飲店、形成了一個「麼店子」。此後不久,離此地不遠的楊家灣的楊姓人認為該地是楊家的地盤,想加入這個市場,但歐姓人不答應,雙方爭執不下。此後,歐姓人覺得應給這個市場取名,有別於楊家灣。他們根據這些生意人來自東南西北方向,而東南西北古稱「四維」,「四維」合而為「羅」。以招攬四方來客,達到興旺集市的目的和願望。而「城」字呢?因明代稱農民為「土人」(土著人),集市又是靠他們的辛勤勞動修建而成。綜合上述兩層意思,故取名「羅城」。
第二種說法是:為紀念唐代名將羅成而得名。據考證,距羅城鎮東南兩里處確有一座「羅成廟」,至今尚有遺蹟。傳說羅成死後,他的後裔逃來四川並定居於此,修建此廟以祭祀祖先。但此種說法有許多疑點:一是羅成生前並未來過四川;二是建廟的羅姓人拿不出自己是羅成後代的憑據;三是羅城鎮有記載以來從未出現過紀念羅成的任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