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讓中國頭痛,習近平怎麼辦?(圖)


習近平(資料圖/看中國配圖)

法新社今天發自北京的電稿標題是:「朝鮮讓中國頭痛」。文章引用分析家的觀點指出:中國一號人物習近平要麼必須對朝鮮顯示中國這個「有實力的大鄰居」的影響力,要麼看著朝鮮成為中國邊境外的一個不受控制不聽招呼的核國家。

下面介紹法新社這篇電稿的內容:

法新社電稿指出:中日圍繞釣魚島展開紛爭後,北京又在本週二受到來自朝鮮第三次核試驗的直面考驗,朝鮮完全不理會中國的警告。面對這麼嚴重的考驗,北京和平壤的關係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成為全世界的聚焦點。在全世界對朝鮮一面倒的譴責聲中,朝鮮問題對中國外交來說,好像紮在腳上的刺一樣難受。中國雖然避免使用「譴責」一詞,但使用了「堅決反對」的字眼來表示對朝鮮核試驗的態度。

法新社文章引用澳大利亞悉尼大學亞洲安全問題專家的看法說:中國在朝鮮問題上的錯誤在於其只說不做,沒有跟上特別的行動。朝鮮明白中國對地區安全問題的擔憂,但這並不足以使朝鮮住手。胡錦濤時期的中國對聯合國安理會一切制裁朝鮮的嚴厲動議都是堅決反對的,下個月習近平將接替胡錦濤成為中國的國家主席,朝鮮在這個時間點上進行第三次核試驗,是在把中國的耐心推到極限。中國國際關係大學的專家也對法新社表示:在中國,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朝鮮是不安全因素,而不是安全因素。中國官方的正式表態一直贊成朝鮮半島的穩定和平與無核化,問題是朝鮮的核試驗行動打翻了這種平衡。

法新社文章回顧中國和朝鮮60年來的關係,認為中朝關係雖然近期有所冷淡,但這一關係的基礎,一直是更多地建立在兩國共產黨和軍事上的歷史聯繫,而不是一種真正的國家間的純外交關係。在1950年到1953年間的朝鮮戰爭中,是毛澤東領導的中國把斯大林體制的朝鮮共產黨解救出來,中國為此付出40萬人犧牲的代價。

今天的朝鮮從經濟上貧困衰敗,90年代的飢荒使幾十萬人喪命,是中國提供的援助使朝鮮政權得以延續。對於中國的軍事戰略家們來說,朝鮮是一個「緩衝區」,隔開了與在南朝鮮的3萬美國駐軍發生直接衝突的風險。

聯合國安理會對朝鮮進行制裁的「下一輛列車」將裝載新的措施,將進一步擰緊援助朝鮮的水龍頭。但在釣魚島爭議上看起來非常一致對日的中國新領導層,可能在制裁朝鮮的議題上不那麼熱情。中國的軍事當局面臨的一個兩難抉擇是:朝鮮政權的極度民族主義和過度的軍事裝備,終於使其在發展核武器上取得成功,這些年來不再聽中國的話並極度好戰,使朝鮮半島相關地區面臨軍備競賽的風險。

對於中國的政治家來說,中國和朝鮮聯盟的命運首先取決與朝鮮有沒有在經濟進行發展的能力,能不能告別經濟落後,但朝鮮將寶押在軍事發展甚至核武器之上,傾全部國力發展核武器,在這種選擇之下,經濟發展的目標難以實現。在鄧小平時代,中國曾經試圖使朝鮮現領導人金正恩的爺爺金日成走上經濟發展之路,中國沒有成功,朝鮮仍然停留於個人崇拜的體制。

法新社文章最後問道:如果習近平把螺絲擰的太緊了,朝鮮有經濟破產的風險,朝鮮難民將大批湧入中國,給中國帶來災難。如果中國繼續放任朝鮮的政策,朝鮮的核威脅將籠罩朝鮮半島,這種可怕的氣氛也不是中國所希望的。中國正在思考與朝鮮的關係,但改變政策還不是一時半會兒可以出現的。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