鈾燃料、輕量核武 兩大爆點(圖)


網路圖片/看中國配圖

北韓核試為專家提供了極少見的機會,讓他們得以評估北韓核計畫的進展。專家想要掌握的兩大重點,包括北韓此次是否真的引爆「微型」核武,以及是否使用鈾燃料。若這兩個答案都是肯定的,即意味北韓已掌握威脅性更大的彈頭微型化技術,且更易隱藏提煉濃縮鈾的相關設備以及擴散核武。

平壤當局宣稱,此次核試採用「微型化、較輕的原子彈」,爆炸的當量也較二○○六與二○○九年引爆時使用的鈽燃料大許多。據韓國國防部表示,地震資料顯示,爆炸的當量約為六到七千公噸。

專家指出,北韓是否真的使用「微型」核武,外界恐永遠無法得知,但北韓已藉此送出訊息:它們可以發射裝有核彈的飛彈,而且也克服了先前兩次核子試爆的問題。

另一個分析家要研究的關鍵問題是,北韓的核子計畫,是否已進展到可自給自足的武器化階段,且是否已從過去使用的鈽燃料,進展到使用鈾燃料。專家得使用地震儀器與偵測飛機蒐集輻射證據,判定北韓此次核爆的確切當量與性質,要評估核分裂材料,就需偵測並分析原爆時產生的氙氣。

總部位於加州的全球性安全基金會「犁頭基金會」計畫主任卡洛爾說,微型化的說法有挑釁意味,因為這正是外界不希望北韓擁有的技術,由於六到七千公噸的當量,小型但有效、或大型但沒那麼有效的器材都可以做到,而地震資料無法分辨兩者的區別,因此很難證實北韓的核武是否真已進入微型化階段。

若北韓真的使用鈾燃料,因為北韓國內就有鈾礦,除了可能來源自足外,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所長費茨派崔克表示:「濃縮鈾計畫相當容易隱瞞,不像濃縮鈽需要反應爐,且在相對較小的建築物內安裝離心機機組即可進行,不會發散熱氣,很難偵測。」

使用鈾燃料的另一個警訊是核子擴散,這是因為提煉濃縮鈾的相關設備與知識,更容易移轉與出售。

但美國研究與倡議團體「武器管制協會」的金堡說,北韓的核子武器,還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達到可威脅美國的水準。他說,北韓「可能還要幾年時間,才能部署可攜帶核彈頭抵達美國大陸的洲際彈道飛彈,現在還有時間,在北韓核能力變得更具體之前,阻止與扭轉現今趨勢」。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