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日本3.11大地震後海嘯成因(圖)
(網路圖片)
日、法、美、英4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科學》雜誌上報告說,他們發現,伴隨日本2011年3月11日的大地震,日本東北地區太平洋海域地震震源區的地層應力大規模釋放,這一變化能夠解釋為何震後會出現如此巨大的海嘯。
通過「地球」號深海探測船對日本東北地區太平洋海域的鑽探,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的研究人員獲得了大地震發生後海底地層的有關數據。這次調查鑽探地點是震源區日本宮城縣牡鹿半島約220公里外海底的海溝軸附近,水深6889.5米。
「地球」號鑽探深度達海底以下約850米,貫穿了北美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面,鑽取了圓柱狀的地層樣本。研究人員分析樣本和鑽探後的鑽洞所受的力,並與地震前的調查所獲數據進行對比。他們發現,海溝軸附近應力的狀態已由地震前太平洋板塊俯衝帶來的西北-東南方向的擠壓,轉變成了西南-東北方向的拉伸。
研究小組認為,海溝軸附近地層的應力狀態發生這樣的變化,證明此前積蓄的應力在地震時幾乎全部釋放,這種大規模的應力釋放可能是「3·11」大地震後海嘯的成因。
這一研究在世界還是首次,它證明了此前認為不會積蓄能量、不會發生地震滑動的海溝軸附近斷層,也同樣會積蓄能量,發生大規模滑動。
研究人員認為,這種現象不僅發生在日本東北近海,同樣也會出現在其他海溝型大地震發生的海域。他們計畫下一步分析岩芯樣本,並通過設置在鑽探孔內的溫度計數據分析地震發生時產生的摩擦熱等,把握板塊交界處斷層的摩擦特性,全面瞭解海溝型大地震發生的機制,為預測將來可能發生的東海、東南海、南海地震及其引發海嘯的規模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