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處於臨界狀態?

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在首都華盛頓邀請學者座談,探討中國社會轉型的前景及現狀。

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2月7號的座談會主題是,圍繞中國公民維權運動及網路輿論監督,探討中國目前的社會轉型問題。有分析認為,中國正處於獨裁政體垮臺或實施政改的臨界狀態

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教授黎安友在會上指出,有關中國社會轉型,學術界存在三種模式。一是,自1989年鎮壓天安門事件後,中共執政的合法性受到質疑,共產黨政權必將在中國崩潰的理論隨之出現。二是,隨著江澤民與胡錦濤之間的平穩權力過渡,中國執政集團似乎能在政策方面作出更具彈性的調整,官方高層也更善於公開表達對反腐敗或解決民生問題的關注,這與傳統形式的獨裁政體有所不同。但截至目前,世界上並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既在表面上實行民主執政,實際上卻又能使一黨獨裁政體得以倖存的先例。中共似乎正就此進行嘗試。三是,基於當前中國的維權運動及民間要求共產黨依照憲法執政的呼聲,是否能促使中共主動開啟民主化改革,成為當前中國社會關注的問題。

黎安友教授說:「(要求改革的呼聲)令人感覺到比以往更為強烈,部分直接的原因是胡錦濤與習近平的權力過渡。由中共渲染的這場權力過渡,似乎也影響到民間社會的變革訴求,由此向領導人能否實施新政的期望相傾斜。」

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副總裁格雷夫女士則從中國新疆、西藏等少數民族問題的角度闡述了她的看法。她認為,中國的藏人自焚抗議以及新疆的人權壓制等事件顯示中國政府民族政策的失敗。但另一方面,中國社會輿論對此保持沉默,也是當局有效利用「維穩」宣傳和鼓動民粹主義的結果。

美國海軍學院的余茂春教授在座談中強調,其觀點不代表美國官方或軍方的意見。他認為,中國在經歷30餘年經濟發展之後,國家政治層面的專制屬性日趨受到民間社會的挑戰。雖然中國的大部分人忙於應對日常生活,似乎並不理會政府的作為,但正是這種漠視造成了執政者對中國大眾的恐懼。余茂春教授說:

「導致人們走出這種冷漠的制動點,很可能是一種非政治化的形式,例如環保、物價通脹等問題。正如劉曉波一篇文章的名稱《未來的自由中國在民間》。這也正是中共難以主動開啟政改的主要原因,因為改革的結果必然導致中共自身的垮臺。」

三位與會專家還就中國經濟模式的發展前景及美國對華外交政策等問題,回答了現場聽眾的提問。

(原題目:美「國家民主基金會」座談:中國處於臨界狀態?)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