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里古城浩劫 10萬文獻被焚(圖)


廷巴克圖名列聯合國世界歷史遺產,當地圖書館藏有珍貴古文獻手稿,圖為其中之一。(歐新社)

法國和馬里政府軍從激進凱達叛軍手上收復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古城廷巴克圖(Timbuktu),今天開始市區巡邏,受到居民歡呼。但叛軍撤走前,在古城多處縱火,燒燬市內圖書館和研究中心,內藏10萬份擁有超過800年歷史的手稿付之一炬。專家形容是世界遺產的災難性損失。

廷巴克圖市長證實,叛軍撤出前,在市內多處地方縱火,市長辦公室、多間民房、清真寺、圖書館,以及一棟存有無價古籍的研究中心。據報數萬本有著數世紀歷史的穆斯林和希臘古籍已付之一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縱火消息感到震驚,表示需等候全面的損毀評估報告。

該研究中心成立於1973年,保存了6萬至10萬份手稿,最早可追溯至1204年,由阿拉伯、希伯來,以及班巴拉和圖阿雷格等非洲文字撰寫,內容涵蓋天文、地理、女權等範疇。研究員指,這批手稿打破了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區只有口述歷史的誤解。

馬里古城廷巴克圖事件被指猶如阿富汗巴米揚大佛的翻版,阿富汗的神學士政權2001年以有違回教為由,摧毀有逾1300年歷史的巴米揚大佛。凱達去年4月佔領廷巴克圖後,多次破壞市內古代回教聖壇。

北部武裝難清剿

法國總統歐蘭德表示,在重奪北部全部主要城鎮後,法兵將退下火線,由馬里及其他非洲部隊繼續掃蕩殘餘武裝,但他也承認「這部分是最困難的」。分析家指出,活躍於馬里北部的凱達激進武裝分子,在法兵近期空襲猛攻下已化整為零,逃入沙漠及偏遠村落,伺機活動,不易徹底清剿。英國29日宣布,將派最多240個軍方訓練員到馬里,協助打擊叛軍。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