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峪古堡 三都古城(組圖)

湘峪村,原名相谷村,位於山西省沁水縣鄭村鎮。因為村周山環水繞,故而在村名中加入了「氵」和「山」,變成了湘峪。背山面河的湘峪古城建在湘峪河谷北側的山坡上,湘峪河流量不大,緊貼城牆西流,成為古城的護城河。湘峪始建年代不詳,竣工於明崇禎七年(1634年),由孫居相、孫鼎相兄弟主持修建,孫鼎相在孫氏四兄弟中排行第三,曾擔任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他的府第便以「三都堂」為名,湘峪古城因此也稱「三都古城」。

湘峪村可以說是一個完整的城堡式建築。古城依山而建,分為內城和外城,城內主要建築由東西向兩條街和南北九條巷道將其分割有序。現存主要建築有三都堂、帥府、十大宅院、大小男院等民居建築以及寺院、祠堂、私塾等公共設施。另外還有孫居相墓等。湘峪高樓為同時代的高樓中最早的,比皇城河山樓,郭峪豫樓均早一些,對明末的農民起義軍大破壞起了一定的抵製作用。

湘峪村過去是個只有幾十戶人家的小村,因此城堡的規模並不大,南北長近300米,東西寬約100餘米,面積3萬餘平方米,與靈石王家大院、磧口西灣民居面積相當,略小於陽城的皇城相府和砥洎城。湘峪古城城牆建於石壁和陡坡上,高度在十餘米至二十餘米之間,顯得極為高大宏偉。站在遠處仰望古城,可以看到城牆和城內房屋上的拱型窗孔,密密麻麻,有如蜂窩,民間謂之「蜂窩城」。古城共開三座城門,西門已毀,現存東門、南門。涉過湘峪河,爬上平行於城牆的坡道,便進入了南門,坡道在門內呈直角形,拐了一個彎後繼續爬升。門洞裡面建有一堵石牆,位置和作用與民居中的影壁相似,南門的「宸薰」門匾並沒有出現在門外,而是鑲嵌在這堵石牆上,這在山西眾多古城、古堡中尚屬孤例。

這樣做的原因,據說是出於風水上的考慮,同時在軍事防禦上也有一定的作用。外來者從對面樊山的制高點或是遠處其他地方是找不到南門的,因為門洞上沒有門匾,而城門和門洞內的石牆,從遠處看在視覺效果上已經合為一體,彷彿是一段完整的城牆。湘峪城內的街巷為「五縱三橫」的棋盤式格局,不過,這些街巷大多並不是筆直延伸、相互垂直,而是順應地勢的走向或是有意彎曲成一定的弧度,有些地方甚至連續出現兩個九十度的拐彎,其軍事防禦目的非常明顯。因為年代久遠和缺乏維護,現在,古城內「五縱三橫」的街巷格局已經很不明顯,但是,中街和一些小巷仍然完整地保留著古樸的風貌,條石或磨盤石鋪路,兩側是一座座緊緊相鄰的院落,中街上,還建有兩座過街樓。在一個丁字街口,正對小巷的磚牆上方,鑲嵌著一座磚雕照壁。

在民居建築中,把「泰山石敢當」石雕鑲嵌於牆壁下方的做法非常普遍,但這種將風水照壁高懸於三層樓房的牆壁中央的建築手法則非常少見。遺憾的是,照壁中央的磚雕已經被人偷走,據村民說,磚雕圖案以麒麟為內容,後來它出現在附近一座開發過的城堡式民居建築中。除少量近年新建的民居外,城中建築大多建於明末,這些民居以三到四層建築為主,古樸雅緻,宏偉氣派,走在窄窄的小巷中,給人一種高樓林立、鱗次櫛比的感覺。城西一帶還建有宗教、祭祀建築,因其地勢較高,顯得很突出。

從建築形式和建築風格上來說,湘峪古城的民居建築與其周邊幾座古城、古村相似,但其正房更為高大、高層建築更為集中、氣勢更為恢宏,同時,它還擁有自己的特色,那就是中西合璧的建築裝飾形式。湘峪民居的窗戶多採用拱券式窗孔,窗孔外牆飾以「眉檐垂柱」的磚雕,這是一種已經漢民族化但仍然帶有濃郁西式風格的裝飾形式。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