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6成農民工感社會不公

中國社科院1月7日發布《中國社會心態研究報告2012-2013》(《社會心態藍皮書》)。根據對5省市進城農民工的社會公平感研究顯示,超6成農民工認為社會不公平。在受到社會不公平對待時,農民工主要採取消極逃避的行為,維權方式上存在差異。

《社會心態藍皮書》對北京、廣東、江蘇、浙江和四川5個省市農民工的調查表明,64%的農民工認為社會「非常不公平」和「比較不公平」,47%的調查對象表示自己外出打工期間受到的不公平對待「比較多」,而他們所感知到的不公平,並不完全取決於其自身經歷,還受自己的所見所聞的影響。

調查發現,67.4%的農民工同意「因為沒有城市戶口,影響了外來打工人員在城市的工作機會和收入水平」這一說法。農民工對「外出打工期間,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主要選擇集中在「無法得到相應的社會福利」、「同工不同酬」、「工作機會不平等」、「工作種類不平等」和「拖欠工資」。

在受到不公平對待時,大部分農民工表示氣憤,會採取「不幹了或忍氣吞聲」等消極逃避的方法來應對,部分人會選擇求助國家機關等正規維權途徑,還有部分人選擇恐嚇事主等非正規途徑,極少數人會採取破壞性的泄憤方式。

藍皮書

分析認為,個人的基本信念、心理預期、社會比較和歸因傾向等因素會影響農民工的公平感知。例如在基本信念上,農民工對社會地位公平性的認知和他們對命運觀念的看法會影響其對公平的知覺,越是相信世界公平、社會地位和成功由個人品質和努力工作決定,越是覺得自己可在一定範圍內影響命運或是個人能戰勝命運,越覺得社會公平。歸因傾向上,如果農民工認為自己的生活現狀是由於運氣、社會、國家政策等外部因素造成的,那麼他們會因自身無法控制這些因素,而感知到更多的不公平。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