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榜眼、探花的來歷(組圖)


清朝的狀元、榜眼、探花匾額(網路圖片)

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是一種由朝廷開設科目,士人可以自由報考,主要以考試成績決定取捨的選拔官員制度。科舉制度萌芽於南北朝時期,創始於隋,確立於唐,而完備於宋,又延續至元、明、清三代,前後經歷了一千三百年之久。

科舉考試分為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幾個階段,而殿試通常是由皇帝欽命大臣或皇帝親自主持。殿試分為三甲,其中一甲只有三人,賜「進士及第」,喚作進士一甲第一名、進士一甲第二名、進士一甲第三名,也就是所謂的狀元、榜眼、探花,合稱為殿試「三鼎甲」。而狀元、榜眼、探花的稱呼均為民間的習慣用語,並非官方用語。

狀元這個稱呼起源於唐朝。原來,唐朝的科舉考試結束後,要由主考官將錄取檔案交到門下省,再由門下省寫成狀子,呈報給皇帝恩准,這份狀子裡的頭名當時叫「狀頭」。這本是朝廷官員在完成例行公事時使用的專用術語。後來人們覺得「狀頭」太不雅了,於是改稱「狀元」。

中狀元者號為「大魁天下」,因其為殿試第一甲第一名,故別稱「殿元」。又因其位居三鼎甲之首,所以 也別稱「鼎元」。古代考中狀元並非易事,一旦高中狀元,披紅挂彩、敲鼓鳴金、騎馬遊街、前呼後擁,很是威風。

至於「榜眼」,是殿試取得進士第二名的名稱。「榜眼」之名要晚於「狀元」,據《稱謂錄》記載:「榜眼名目,始於北宋。古者原以第二、三兩名為一榜眉目;眼必有二,故第二、第三皆為榜眼。後以第三為探花,遂專以第二為榜眼。」

唐朝是並沒有榜眼的稱謂,卻有「探花郎」一說。唐朝的新科進士放榜在每年的春季,此時正是京城長安杏花盛開的季節,新科進士為了盡情慶賀自己中第,要舉行一場遊園盛會,稱為「杏園宴」。


明.謝環〈杏園雅集圖〉局部(網路圖片)

挑選進士中兩名年少英俊者為「探花使」,負責到各園採摘鮮花,迎接狀元,於是這兩個人便被稱為「探花郎」。也就是說,唐朝的「探花」只表示一榜進士中年齡最小的兩個人,與殿試取得的名次沒有任何聯繫。到北宋晚期,第三名進士才改稱為探花。

因此,據此推論,狀元、榜眼、探花被稱為「三鼎甲」應該始於南宋。「三鼎甲」寓意鼎之三足,在科舉考試中,鼎甲是進士之首,是最具代表性的群體。「三鼎甲」是十分難得的榮譽,被稱為「天子門生」,是古代成千上萬舉子夢寐以求的目標。

本文留言

作者方林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