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爆發第三次移民潮 移民就是為這個
近期,俏江南董事長張蘭註銷戶口一事引起了輿論關注,之後更是被曝已移民國外,對此張蘭本人已作回應,承認移民。移民的話題剛告一段落,日前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聯合發布「國際人才藍皮書」《中國國際移民報告(2012)》,指出中國正在經歷第三次大規模的「海外移民潮」,移民話題再次引發熱議。除去輿論關注的富豪和精英階層以外,移民大軍中更多的普通老百姓是因為什麼原因而選擇移民呢?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進行了採訪。
為了更輕鬆的生活
還有一年的時間,四川女孩兒林芸(化名)的加拿大移民申請將獲批。林芸現居加拿大蒙特利爾市,電子計算機工程碩士研究生在讀,在加拿大兩年的留學經歷讓她作出了移民加拿大的選擇。「我選擇的是魁北克省PEQ政策,拿到魁省內大學學位,法語考過中級就能在一年時間搞定移民了。」林芸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的移民故事。
2009年,林芸畢業於北京的一所重點高校,抱著「看看地球另一半的生活,體驗西方教育,學一學英、法語這兩門地球上最通用的語言」的想法,林芸申請到加拿大留學。在加拿大留學期間,林芸感受到了兩個國家生活體驗的巨大差異,這些感受在她心中慢慢醞釀成了強烈的移民願望。
林芸表示,相對於國內,在加拿大工作更輕鬆,物價和住房的壓力也比較小,對於女生而言是比較理想的選擇。林芸告訴記者,在加拿大生活達到基本水平的門檻比較低,「基本水平」包括居住環境良好,各種生活用品質量不錯,各種食物安全放心,電影、戲劇、運動比賽等娛樂活動的消費不足為慮。「我到蒙特利爾的第一年,沒有獎學金,靠著每週法定20小時的課外打工就賺到保障以上水準的生活費用。」其次,林芸更看重的是在加拿大不用頂著巨大的買房壓力,「在蒙特利爾市,沒有房價過高之憂,滿足普通人需求的公寓式新房20~30萬加幣,移民買房可拿到低至10%的首付,然後月供很低。非常普通的工作,個人年收入稅後3~5萬加幣,負擔不大。」
「許多留學生,畢業後能在這裡找到工作的話鮮有回國的。」林芸說,新一代移民在國內國外都接受過高等教育,就業乃至創業條件比老移民起點高了不少,畢業後可以從事專業工作,遊走於大小公司之間。在這裡,工作的壓力不大,還能兼顧生活質量,林芸表示,雖然有「沒有好吃的中國菜」、「不能與父母常聚」等小遺憾,但她對於移民非常堅定,父母也比較支持。
為了多一種選擇
2011年8月,劉萇(化名)從澳大利亞回到國內謀職。回到家鄉,鄉音未改,劉萇在身份上已是完完全全的「異鄉人」——澳大利亞新移民。劉萇2005年放棄了國內的高考,直接申請到澳大利亞堪培拉大學讀本科,隨後在澳大利亞攻讀會計學碩士學位。在澳大利亞有兩年金融行業相關工作經驗。
劉萇表示,澳大利亞因其生活環境、社會福利等優勢,也是移民大國,但是自己一開始沒有特別想過移民。2011年5月,剛拿到會計碩士學位的劉萇得知澳大利亞開放最後一批技術移民申請,而自己的專業背景、語言測試成績都符合申請條件,「當時沒有多想,覺得從事業發展來看,是多一種選擇,‘進可攻退可守’。」3個月後,劉萇的移民申請順利獲批。
申請移民後,劉萇並沒有留在澳大利亞,而是回到國內找工作。劉萇表示,自己曾經在澳大利亞有過工作經驗,收入雖然不錯,但是工作缺乏挑戰,「沒什麼意思」。而此時國內的經濟發展反而比較強勁,工作機會更多,於是將澳大利亞移民的身份作為一種「退路」而回到國內「闖一闖」。
「現在移民不移居的情況很多,尤其是討論的比較多的富豪移民,移民對他們來說只是作為避險手段,多數人的事業和生活仍然在國內。」劉萇告訴記者,對於移民來說,適應國外的生活,融入當地社會是一大難題。除了為孩子教育而選擇移民的家庭,在國內已經有經濟基礎的人只是將移民作為退路,並不願意離開國內熟悉的生活環境。
為了孩子的教育
網友「北京劉媽媽」在博客中講述自己的移民理由時寫道:「最大的原因還是為了孩子的教育,我寧願把他送到英國去。我也不指望他能上牛津、劍橋,我就是希望他能回到我小時候那樣:上下學自己走,走幾條馬路就到學校,遇見陌生人也不害怕,不用家長去接,路上沒有那麼多汽車,汽車知道避讓行人,不用給老師送禮和拍馬屁,就這麼簡單。」
這段話也被許多微博網友轉發、評論,引起了許多為孩子教育而選擇移民的父母的共鳴。王晶(化名)和丈夫在第一個孩子出生後便開始考慮移民,對於「北京劉媽媽」的這番話,她深有所感。「我和丈夫都在國外留過學,我們認為國外的教育能夠讓孩子的成長更輕鬆,而完善的社會教育福利體系也能夠減輕父母養兒育女的壓力。」王晶告訴記者,曾經將澳大利亞作為移民目標,就是因為澳大利亞公民教育幾乎是終身免費,從幼兒園到大學,都不需要繳納學費,相反,進入大學後還有很多獎學金可供申請。而以外籍身份到澳大利亞留學成本卻非常高還不一定能申請到好的學校。
但是,為了孩子教育而申請移民的路,王晶走得並不順利。「雖然目的是為了孩子教育,但是也要考慮到了國外靠什麼維繫生活,因此我們還需要考慮夫妻二人能在當地找到合適的工作,這就增加了移民難度。」近兩年的時間,王晶和丈夫都在為移民奔走,考察過許多國家,最新的希望是移民馬來西亞。「丈夫在當地找到了合適的工作機會,馬來西亞有很大比例的華人,孩子可以進中文學校;回國在可忍受的車程範圍內,去其他國家也較為方便。」王晶期盼著這一次能夠順利申請移民,實現家人多年來的願望。
「移民潮」不可避免
如何吸引人才成挑戰
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聯合發布的《中國國際移民報告(2012)》國際人才藍皮書披露,2005年至2010年國際移民總數從1.95億人增長到2.14億人,佔世界人口比例達到3.1%。在當下,我國所謂的「第三次移民潮」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報告》稱2011年中國對外移民超過15萬,富裕人群及知識精英成為移民主力。
中國1949年後被公認的移民潮有兩次,一次是20世紀70年代末期,「文革」剛結束時,還有一次是20世紀90年代初期。《報告》稱,第三次移民潮顯著的特點是投資移民和技術移民比重增加,主要以中青年為主,受教育程度和職業層次高,經濟實力、融入意識和參政意識較強。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國際人才戰略專題研究組組長王輝耀分析指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們出國越來越便利;經濟發展,使人們越來越富裕,部分人有足夠的經濟條件出國;教育程度的提高,使越來越多的人能夠熟練使用英語,這些在客觀上為移民創造了條件。
記者對國內有名的移民中介僑外集團的採訪印證了《報告》的說法。僑外集團北京分公司市場部經理李巍告訴記者,僑外的移民客戶年齡層主要集中在出生於1965年到1980年之間的,大部分為企業高管和私人企業主,為社會中堅力量。「辦理移民的客戶80%都是為了子女的教育,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接受世界一流的教育,在開放、學業壓力不大的環境中成長。另外則是因為事業發展的需求以及改善生活環境。」
「富豪」和「精英」的「出走」,引發輿論熱議,認為這個群體的移民可能導致的人才和資本的流失。李巍表示,他並不贊成「第三次移民潮」這種定義,人們也無需擔心富豪和精英移民可能導致的人才和資金流失。「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和經濟全球化程度加深,以及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和對外交流的不斷擴大,富裕階層和知識精英為了事業發展、出行便利、讓子女享受好的教育資源,相對穩定和全面的福利政策,就容易產生移民傾向,不過很多移民客戶儘管已經移民,卻依然在國內打拚,並沒有真正離開中國,很多人甚至還活躍在慈善領域。」
《報告》同樣指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人才流動成為世界潮流,未來中國對外移民的人數必將持續攀升。「出現移民潮不可怕,但關鍵是不能只出不進。」王輝耀認為,現在全世界都在採取各種辦法,吸引海外人才進入本國,為了留住資本和人才,中國亟待在綠卡、移民法規、合作辦學等多方面著手,完善海外引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