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詩中句句含「半」字 蘊含著什麼哲理

 

    看破浮生過半,半之受用無邊。 半中歲月盡幽閑,半里乾坤寬展。 
    半郭半鄉村舍,半山半水田園。 半耕半讀半經廛,半士半姻民眷。 
    半雅半粗器具,半華半實庭軒。 衾裳半素半輕鮮,肴饌半豐半儉。 
    童僕半能半拙,妻兒半樸半賢。 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顯。 
    一半還之天地,讓將一半人間。 半思後代與滄田,半想閻羅怎見。 
    飲酒半酣正好,花開半時偏妍。 半帆張扇免翻顛,馬放半韁穩便。 
    半少卻饒滋味,半多反厭糾纏。 百年苦樂半相參,會佔便宜只半。

                      ——清·李密庵《半半歌》

《半半歌》句句含「半」,文筆流暢,語言淺顯,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耐人尋味,發人深思。世間萬事萬物都有一定的量度,這個量度就是「中」、就是「半」。達不到這個量度就是「不及」,超過這個量度就是「過」,做事做得「不及」或做得太「過」都不會得到預期的效果。所以,我們在為人處事時一定要講究「適度」,既要有所為,又要有所不為,儘可能地做利而不害、為而不爭。

尤其是在面對各種名利的誘惑時,更要適可而止。這正如法國浪漫主義大詩人雨果所說的那樣:「知道在適當的時候推上慾念的門閂的人,就是聰明人。」在這一半天一半地之間生活著的人如果能懂得這「半半」的哲理,並能身體力行,那麼他就離儒家人生理想中的最高境界——中庸——不遠了。如果那樣的話,我們的人生就會免卻許多錯誤、損失和感情、生命的浪費,從而達到隨緣自適、快樂無憂的極高境地了。

林語堂先生在《誰最會享受人生》中,深刻地剖析了中國人的生活模式,提出要「擺脫過於煩惱的生活和太重大的責任,實行一種中庸式的」,無憂無慮的生活哲學。他很欣賞《半半歌》所描畫的那種自然放浪的生活。林語堂先生說: 

我相信主張無憂無慮和心地坦白的人生哲學,一定要叫我們擺脫過於煩惱的生活和太重大的責任。一個徹底的道家主義者理應隱居到山中,去竭力摹仿樵夫和漁父的生活,無憂無慮,簡單樸實如樵夫一般去做青山之王,如漁父一般去做綠水之王。不過要叫我們完全逃避人類社會的那種哲學,終究是拙劣的。 

此外還有一種比這自然主義更偉大的哲學, 就是人性主義的哲學。 所以,中國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個不必逃避人類社會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快樂的人。 

我以為半玩世者是最優越的玩世者。與人類生活問題有關的古今哲學,還不曾發現過一個比這種學說更深奧的真理,這種學說,就是指一種介於兩個極端之間的那一種有條不紊的生活。這種中庸精神,在動作與靜止之間找到了一種完全的均衡。所以理想人物,應屬一半有名,一半無名;懶惰中帶有功,在用功中偷懶;窮不至於窮到付不出房租,富也不至於富到完全不做工,或是可以稱心如意地資助朋友;鋼琴也會彈,可是不十分高明,只可彈給知己的朋友聽聽,而最大的用處還是給自己消遣;古玩也收藏一點,可是不夠擺滿屋裡的壁爐裡;書也讀讀,可是不能用功;學識頗廣博,可是不成為任何專家;文章也寫寫,可是寄給泰晤士報的稿件一半被錄用一半退回--總而言之,我相信這種中等階級生活,是中國人所發現最健全的理想生活。李密庵在他的《半半歌》裡把這種生活理想很美妙的表達出來。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