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共產黨和納粹之三十五
中共的民生優先與納粹的社會籠絡
——漫話共產黨和納粹之三十五
別看共產黨和納粹總把人民的利益掛在嘴上,其實他們並不真心想為民眾造福,但有一點他們都很明白,那就是要奪取和鞏固政權,實現自己的政治目標,就必須利用民眾的力量,讓他們心甘情願地供自己驅使。為此,他們不惜用小恩小惠收買民眾。中共的民生優先也好,納粹的社會籠絡也好,玩的正是這種把戲。 ——題記
2011年6月30日,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將個稅起征點由原來的每月2000元提高到每月3500元。官方媒體稱,這是中國政府2011年為增加百姓收入做的第一件民生實事。
中共當政後,以階級鬥爭為綱,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的政治運動,直至「文革」爆發,國民經濟被折騰得停滯不前,全國上下天怒人怨。毛時代之後,為了挽救自身的危機,中共不得不放棄以階級鬥爭為綱,搞起了所謂的改革開放,聲稱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讓全國人民都富起來。然而改革開放三十年後,富起來的並不是普通百姓,而是中共這個世界頭號腐敗黨,是大大小小的貪官污吏和不法奸商。在改革開放走到盡頭的今天,為了減少民怨,「維護穩定」,中共又打出了一張新牌:民生優先。
為了吸引民眾的眼球,中共十七大召開前,官方媒體大造輿論說,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中央領導集體執政為民,高度重視民生問題,推出了一系列關注民生、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措施。十七大將把民生置於更加重要的位置,從科學發展觀的戰略思想和經濟民生的具體政策兩個層面,全面論述和回應廣受關注的民生問題,明確提出「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小康社會不是為了發展而發展,而是「以人為本」,實現全面可持續的發展。
「十二五」規劃綱要通過前後,中共又掀起了新一輪宣傳攻勢,進一步為所謂的民生優先造勢。溫家寶親自表態說:「我們發展經濟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就是讓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這就是我們對今後五年的最主要的考慮。」
按照官方媒體的詮釋,與以往五年規劃注重增長不同,「十二五」規劃綱要從一開始編製就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整個規劃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民生的保障和改善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首次制定了改善民生的行動計畫,對社會關注的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醫療體制改革、住房保障等熱點、焦點問題全都給予了積極回應,並提出瞭解決方法和途徑。規劃24個指標中有9個指標與民生相關,在12個約束性指標中有4個與民生相關。
翻看「十二五」規劃綱要,其中也確實不乏一些體現民生優先的具體內容。比如,該規劃首次提出要在中國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明確規定「十二五」期間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的範圍和重點包括公共教育、就業服務、社會保障、醫療衛生、人口計生、公共文化、基礎設施、住房保障、環境保護共九個方面,並對其中每個方面的具體內容做了規定。如在公共教育中,政府要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務包括實現九年義務制免費教育,對農村的學生,對城鎮經濟困難家庭的學生和涉農專業的學生,中等職業教育免費等等。
「十二五」規劃還第一次提出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採取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千方百計地擴大就業和創業的規模,特別是要重點解決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和城鎮困難人員的就業問題。提出五年年均新增城鎮就業900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800萬人。
針對目前城鎮低收入群體住房比較困難的現實,「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未來五年要建設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3600萬套,今年1000萬套,明年1000萬套,後面三年還有1600萬套,使保障性住房的覆蓋率達到20%。另外,對於城鎮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要提供廉租房,實行廉租房制度;對城鎮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要提供公共租賃住房保障;而對於中高收入家庭,則將實行租賃和購買相結合的商品房制度。
不過,這種民生牌其實也算不上什麼新招,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德國,納粹就玩過了,而且玩得比中共還有成效。
希特勒曾說過,「用警察、機關鎗和橡皮棒,不能持久地單獨維持統治。對此還需要另外一些東西」。其中之一就是社會籠絡,其實也就是今天中共掛在嘴上的「保障和改善民生」。
納粹實施社會籠絡的重點是花力氣解決德國人的飯碗問題。希特勒上臺之初,德國失業人數高達600萬人,加上400萬臨時工及其家屬,全國幾乎有一半人在貧困、飢餓、死亡線邊緣掙扎。納粹當局通過大興急需勞動力的土木建築工程和國防工程,重建龐大的軍隊和實行勞動義務制度,獎勵婦女離職專營家務,迫害、打擊異己,並對共產黨人、社會民主黨人、民主進步人士、猶太人等實行關押、流放或免除公職等有關措施,到1937年3年多的時間內,德國大體上消除了失業。
其次,納粹當局還出臺了一系列具體措施,大力推進社會保險。1929—1932年經濟大危機時期,德國的保險金製化為烏有。1934年7月5日,納粹政府頒布了新的《社會保險建設法令》,將魏瑪時期的社會保險機構自治管理制度,改由政府官員掌管。1937年12月和翌年12月,又先後發布了《擴大保險範圍法令》和《關於德國手工業者養老金法令》,擴大了社會保險的範圍,規定40歲以下的工人和職員全部納入社會保險的範圍,個體經營者首次獲得了社會保險。1933年之後,德國各種失業保險、殘疾保險,職員保險等保險儲備基金明顯增加。1938年保險儲備基金達35.33億馬克。此外,納粹政府還確立了養老金計畫,「使老年工人的生活水平和其他職業的同胞沒有明顯的差別」。
社會救濟也得到了強化。納粹德國的社會救濟事務由納粹黨的附屬協會民族社會主義人民福利會負責實施,主要項目有「冬賑服務」和「母子救濟」。冬賑服務的主要任務是緩解失業者在冬季所面臨的飢寒困境,在1933至1937年間,民族社會主義人民福利會向多子女家庭和貧困家庭發放了近1.5億馬克的救濟金,其中主要是食品和煤炭。母子救濟的主要內容是增加對孕婦和產婦的經濟資助,延長孤兒補助金和兒童補助金的領取期限,使兩者均至18週歲,同時補助多子女家庭以鼓勵生育,1935—1936年起,納粹當局又規定,多子女家庭自第五個孩子起可獲得一次性補助100馬克,從第六個孩子起可再獲得每月10馬克的定期補助。
面對世界市場和氣候的不確定性,納粹政府還確立和採取了許多保護農民的制度和措施。今天歐盟的農業制度、道路交通規則、強制保險制度、兒童補助制度、稅率等級制亦即自然保護的基礎都來自納粹時代。
再有,納粹當局還擴大了職工的帶薪休假。德國勞工陣線通過與企業主協商,把原來每年3天的帶薪休假日延長至6—12天,其中參加希特勒青年團組織的活動者休假18天。德國勞工陣線還在療養勝地魯根島等地,修建了一批療養院和旅館,建造「力量來自歡樂」旅遊船。1937年一年之內,全國約有1000萬人參加了「力量來自歡樂」的休假旅遊。一時間,法西斯報刊、電臺和電影廣為宣傳過去只有資產階級才能享受的休假旅遊,現在法西斯德國的工人也擁有了這種權利。
1938年夏天,希特勒甚至聲稱,要實現使「每個德國職工擁有一輛小轎車」的夢想。為此,他下令開發生產一款名為「大眾汽車」的小轎車,每輛售價僅990馬克,通過所謂「先付款、後得貨」的分期購買方式,每個職工每星期交付5—15馬克,達到750馬克後即可獲得一張汽車訂單號碼。
咋一看,中共打出的民生牌也好,納粹搞的社會籠絡也好,都是在為民謀利,民眾也確實得了點利,但明眼人哪個不清楚,今天,在百姓創造的財富蛋糕中,中共取得的份額並未因為所謂的民生優先而有絲毫減少,那些貪官污吏們從百姓口袋裡撈錢的速度更是有增無減,人民的物質生活並沒有得到實質性的保障和改善。至於納粹,它在成功地籠絡了民眾之後所發動的那場戰爭,不但使成千上萬的德國人死於炮火,而且把整個國家和民族都拖進了一場毀滅性的災難,以致戰敗後的德國人民不得不勒緊褲帶過了好多年原本可以避免的苦日子。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不能不提,那就是中共的民生優先和納粹的社會籠絡,都是建立在剝奪民眾基本人權的基礎之上的。「你想過日子嗎?那你就無條件地交出你的自由和尊嚴。」這就是中共和納粹共同的強權邏輯。
別看共產黨和納粹總把人民的利益掛在嘴上,其實他們並不真心想為民眾造福,但有一點他們都很明白,那就是要鞏固政權,實現自己的政治目標,就必須利用民眾的力量,讓他們心甘情願地供自己驅使。希特勒不就說過麼:「如果她最貧困的人民是她最忠誠的人民,德國將是最強大的。」為此,他們不惜用小恩小惠收買民眾。中共的民生優先也好,納粹的社會籠絡也好,玩的正是這種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