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別以為中國會改革成西方一樣(圖)


十八大期間的「工作人員」(網路圖片/看中國配圖)

英國《衛報》的網路版週二(4日)發表文章說,中國共產黨的改革並不是西方意義上的變革,而還可能是正相反。因此要謹慎對待。

文章說,西方媒體最近十分關注中共十八大以及中國領導層政權交接,並對中國新領導人寄予厚望。

但文章說,西方所持的這種樂觀態度是基於傳統上的理念,比如中國也會像許多國家一樣,按照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就會逐步與國際社會的標準接軌,就會不可避免的進行「變革」,其結果最終就會「更像我們一樣」,成為西方式的社會。

但這種推理未必會適用於中國。

英國智囊機構所作的兩項調查顯示,英國的公眾和英國的政府工作人員對中國的看法相當不同。

其中,有69%的政府工作人員認為,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是不可持續的,同時60%的人說中國的政治模式也是不可持續的。

但是47%的英國公眾卻認為,中國在20年之後將是世界的領導者。

觀察家認為,目前中國的新領導人所面臨的是空前考驗。中國既面臨新挑戰,同時也面臨老問題,其中包括收入不均、城鄉差距、腐敗盛行、環境與健康問題等等。

不同概念

文章指出,的確西方的觀察者注意到最近中國的領導人經常在公共場合認真及公開地談論政治改革。

然而,中國所談論的改革未必就是西方意義上的改革。

中共所說的改革與民主進步與西方的「改革」和「民主」並不完全是同義詞。

中共決不允許挑戰它的一黨專制。中國所講的民主是「中央集權下的協商」,其目的是為了限制廣泛意義上的民主,而不是擁抱民主。

與此同時,隨著中國中產階級隊伍的擴大,他們會自然而然地要求獲得更好的服務,有更多的機會等等,但是他們可能會反對腐敗官員和低劣的服務,而不會反對現行制度以及領導人。

文章分析說,中國的專業階層為了經濟上的利益而犧牲了政治參與。沒有中產階級的支持,那些工人階級以及勞工的抗議就無法擴大形成氣候。

同時,中國政府為了保障其政權統治的合法性也學會了容忍一定程度的批評。

謹慎對待

此外,源於美國的西方金融危機更鞏固了中共由政府集權,不能自由放任的基礎。

中國經歷了30多年的經濟高速增長,但中共繼續維持其統治地位。

一位中國情報官員將其稱為「竹子戰略」,即要學會像竹子一樣遇強風要迴避,這樣就不至於折斷,避免遭受像前蘇聯那樣的命運。

文章最後指出,如果你今後再看到有關中國處於歷史轉折點或是你可避免走上改革道路的文章時,一定要謹慎對待,不能輕信。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