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應當啟動中國改革

習近平以中共中央總書記身份和公眾說的第一句話是:「大家好!讓大家久等了。」他指的是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人民大會堂的記者見面會推遲的事情。但或許也可以理解為這一刻到來之前長達數月的預備期,在此期間薄熙來戲劇性地落馬,而習近平自己也曾神秘地消失於公眾視野長達兩週。

習近平的開場白隨意、坦誠,為他接下來的講話定下了基調,並與前任胡錦濤略顯機械的風格形成了鮮明對比。他談到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習近平說,「我們黨面臨著許多嚴峻挑戰」,存在貪污腐敗、脫離群眾等問題。在他的講話中沒有前任胡錦濤所常用的意識形態口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僅出現了一次。他給人的印象是一個比較輕鬆的現代領導人。

習近平同時還接替胡錦濤擔任中央軍委主席,這打破了此前的慣例。正常情況下他可能還需等待一至兩年。明年三月習近平還將成為中國國家主席。雖然有薄熙來事件的干擾,這次換屆仍堪稱是中國自1949年以來最順利的一次權力交接。對於將習近平看做潛在「改革者」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好跡象。一些人從政治局常委人數從九減到七中看到了希望。一個較為精簡的領導集體更有利於改革措施的推進。但對此感到過於興奮則大可不必。廣東省委書記汪洋以及中組部部長李源潮等潛在的「改革派」均未入選。七常委中有四位屬於「太子黨」,包括習近平本人,而通常來說像「太子黨」這樣的黨內貴族對推行重大改革的積極性並不高。

新一屆領導班子不論以後表現地極其保守還是傾向改革,都將面臨一系列長期懸而未決的挑戰。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正在放緩,投資主導型的經濟增長模式日漸艱難。習近平亟需改革大型國有壟斷企業,增強國內消費者的購買力。他還應加速推進建設切實可行的社會保障體系,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可持續的稅制。

中國民眾的要求正變得越來越高:除了經濟增長以外,他們還希望空氣更清潔,鐵路更安全,腐敗程度降低。習近平應努力滿足而非壓抑民眾的願望。在外交政策方面,習近平也大有可為。他應當尋求修補與日本的關係,近幾個月來中日兩國關係嚴重惡化。或許習近平還應做好與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打交道的準備。歐巴馬在首個任期開始時向中國伸出了友誼之手,但在受到冷遇之後態度逐漸變得生硬。

以上是習近平所能採取的部分舉措。但不必對此過於激動。他的談吐舉止或許令人感到耳目一新,但在他證明自己的改革決心以前,或許應當更謹慎地假設。他的最終目標和他的前任們一樣,仍是維持共產黨的權力。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