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李克強恐遭保守派制約

可望接替溫家寶出任中國大陸國務院總理的李克強,是這次7名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的自由派,儘管外界對他有所期待,但也認為他可能受到保守派制約,無法施展。

中國共產黨第18次全國代表大會日前落幕,在國際間還將焦點放在新任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的生平與未來展望時,「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今天將焦點改放在李克強,希望瞭解大陸未來內政發展。

報導指出,英文流利、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的李克強,無疑是這次政治局常委中的自由派,他和現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一樣,常常展現親民的一面。

紐時擔憂,這次7名新任常委明顯是保守派佔多數,在保守派主張穩定壓倒一切的前提下,李克強很可能會遭到制約,無法實現他的理想。

北京大學畢業的李克強,深受北大提倡自由的校園傳統影響,「六四」民運人士王軍濤曾表示,李克強是個理想主義者,思想開放、頭腦聰慧,期待看到中國大陸改變。

但遺憾的是,六四事件爆發時,時任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兼全國青聯副主席的李克強,曾要求現場參與者返回校園,顯示他已經完全內化到大陸官僚體制內。

政治評論家陳子明就表示,所有改革派都期待李克強並未丟棄年輕時代的信仰,但「我們可能期待太高了」。

雖然李克強4月時曾在1次國際經濟論壇上,敦促中國大陸擴大透明化、建立完備的法律體制。「維基解密」也曾揭露,李克強認為大陸經濟資訊是「僅供參考」,不可靠。但不少分析人士認為,李克強的個性與背景和剛卸任的領導人胡錦濤非常類似,這讓他更在乎維持現狀,不太可能推動改革。

報導也指出,李克強過去在地方的政績並不突出,愛滋病關注團體「愛知行研究所」負責人萬延海就認為,當人命關天時,李克強更關注的是他個人的仕途。

1位由官方退休的商界領袖認為,只有出現危機,才能迫使李克強及其他領導人願意放鬆對政治和經濟的控制。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