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再出假雞蛋 煮20分鐘仍未熟(圖)

近日,年近八旬的哈市市民王大爺在南崗區分部街逛早市時,在一農民手裡買了5斤「白樂和」雞蛋。可他沒有想到,回家之後雞蛋放到鍋裡煮了半天,打開一看還流黃水。王大爺搞不懂,「本來價錢就不高的雞蛋,怎麼會有假?」

早市買到假雞蛋

8日,記者來到了王大爺家,王大爺的老伴在記者面前磕開了幾個雞蛋,一個個表面看來很新鮮的雞蛋被打破到碗裡,蛋清與蛋黃混合的黃色湯液略顯粘稠,蛋殼也與正常雞蛋沒什麼區別,上面還有一層薄薄的白膜。但經過仔細觀察,記者發現,這層白膜似一層網狀織物。此外,將雞蛋放入鍋裡炒動,雞蛋始終粘糊糊的,沒有明顯的氣味,用嘴嘗也沒有一點雞蛋味。

據王大爺說,這些雞蛋是幾天前他在哈市南崗區分部街早市上買的。當時王大爺看雞蛋很新鮮,還是萊恆雞也就是俗稱「白樂和」。「很久沒看到白雞蛋了,聽說才4塊2一斤,比超市的便宜,就一次買了5斤。回到家裡,老伴一看白雞蛋也挺高興,當時就煮了幾個,可這一煮就煮出問題來了。」王大爺說,雞蛋足足煮了20多分鐘也沒熟,打開一看裡面還是稀的,再多煮一會,竟然變成了一個硬球。

造假成本不到一毛錢

老伴說是假雞蛋,孩子們說新聞裡早就報導過,一定是上當受騙了。但王大爺還是搞不懂,雞蛋還有造假的?他算了一筆賬,一斤雞蛋按10個算,一個也就四五毛錢,賣一萬個最多也就賺四五千塊,這還不算製造雞蛋的成本。而且在早市賣雞蛋,因為大多數買雞蛋的人都住在附近,當場被發現造假的機會非常高。「為了這點小利,做在食物上造假這麼缺德的事,又掙不到多少錢,值得嗎?」

環保化學專家透露,假雞蛋實際是利用化工原料或者食品添加劑製作而成的,比真雞蛋要便宜很多。一個假雞蛋成本不到一毛錢,然而真的雞蛋成本要五毛錢左右。

四招辨別雞蛋真偽

假雞蛋幾可亂真,如何辨別真假呢?專家提供了幾種辨別方法。首先,從外觀上看,假雞蛋蛋殼的顏色比真雞蛋的外殼亮一些,且外殼氣孔、紋理分布過於均勻、乾淨,真雞蛋外殼氣孔紋理分布不規則;從氣味上看,用鼻子細細地聞,真雞蛋會有隱隱的腥味;從聲音上看,輕輕敲擊,真雞蛋發出的聲音較脆,假雞蛋聲音較悶;從打碎後的形狀來看,假雞蛋打開後不久,蛋黃和蛋清就會融到一起,因為製作時採用的是同質原料。

此外,專家還表示,假雞蛋製作過程中,為降低成本,可能含有大量非食品添加劑,這些添加劑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