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領導人面臨改革壓力

中國共產黨11月8日星期四召開第18次全國代表大會, 開始進行每10年一次的領導層過度。這次過度比以前更為關係重大,因為公眾對腐敗和共產黨缺乏透明度越來越不滿。 新領導人對這些挑戰將做何反應,仍然是個謎。

這是中國10年一次的最大的政治活動。中國領導層企圖把公眾的注意力集中在中共所取得的成就和國家的光明前途上。中國問題分析人士大衛•凱利說,西方國家的政治競選激動人心,選前有很多關於政策的辯論和討論。但是在中國,人們只有黨代會。他說:

「雖然我們預見,並沒有最後證實,18大會產生一個相當保守的領導層,但新領導層面臨的絕不是日常的而是巨大的問題。」

由於島嶼主權爭端,中國最近幾個月與鄰國特別是日本的關係越加緊張。中國經濟也面臨不確定性。但是凱利說,這些都有助於推動改革

「改革在中國不是一個溫和的問題,它會傷害一些人,也會讓一些人受益。而決定兩者間平衡的正是那些進入政治局常委的人以及中共其他的重要成員。」

目前還不清楚中國新領導人習近平在多大程度上願意與過去決裂。習近平的父親政治顯赫,習近平因此是中國人所說的太子黨。很多中國人認為太子黨是精英, 但是中國經濟學者胡星斗說,跟中共黨內其他謹慎並害怕失去權力的派系相比,太子黨更有改革意識。

胡星斗說:「太子黨不一樣。太子黨的人從小就認為這個國家是他們的,因為是他們的父輩打下了天下。對於他們來說,產權很清晰:這個國家就是他們的。」

但是有些太子黨,比如薄熙來,把這種權力感濫用到極點。正是薄熙來案件和其他許多案件,讓中國人對財富不均和官員腐敗越來越感到不滿。薄熙來曾經是中國政壇的新星。他現在面臨腐敗等罪行的指控。薄熙來已被正式開除出黨,預計很快就會受到刑事審判。雖然大多數分析人士說,他們預計中國新領導層不會立即進行大規模改革,但他們希望有更大的透明度。

律師王才亮說,一個顯著的變化是從上到下,所有的官員都公布他們的財產。

「中國一旦實行官員財產公開制度,受到社會監督,這種制度如果能夠建立,那將是中國民主的標誌性變化。很多人希望實行兩黨制、多黨制,我認為這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即使是一個人當官,你也得接受民眾監督,不行就下臺。」

分析人士說,雖然各級官員會想方設法阻止這種變化,但民眾對於廉政建設的訴求卻在日益增長。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