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Surface 利潤比iPad高(組圖)


圖/經濟日報提供

研究業者IHS公司指出,微軟公司新平板電腦Surface的毛利率達52%,利潤比同規格的蘋果iPad還高。

IHS拆解Surface分析發現,採用Windows RT作業系統、螢幕10.6寸、記憶體32GB且配備可拆式黑色觸控鍵盤外殼的Surface毛利率達52%,零件與製造成本總計284美元,零售價為 599美元,意味微軟每臺賺進毛利315美元。IHS的分析未計入行銷、銷售或作業系統軟體的費用。

IHS分析師拉斯威勒表示:「根據現行的零售價,就毛利率而言,(Surface)利潤比利潤豐厚的iPad還要高。」

相形下,僅能用Wi-Fi上網,同樣為32GB,螢幕9.7寸的蘋果第3代iPad零售價599美元,估計成本333美元,毛利率為44%。16GB的第 3代iPad成本為316美元,售價499美元,毛利率為37%。

拉斯威勒初步分析上週五才上市、擁有較快處理器的32GB iPad 4,發現零件與工資成本約305美元,毛利率為49%。


根據研究公司IHS分析,微軟Surface平板電腦的售價扣除零件與製造成本後,毛利率達52%,比同規格蘋果 iPad的利潤還高。(美聯社)

拉斯威勒指出,微軟試圖靠Surface將公司從軟體製造商轉型成硬體裝置與服務廠商。他說:「這個策略的關鍵在於推出能自行帶來高獲利的硬體產品,如同蘋果靠著iPad產品達到的成績。」

BGC合夥公司分析師吉利斯說:「如果iSuppli數據正確,將為(微軟)營收與獲利帶來可觀貢獻。」他預測每銷售100 萬臺Surface,將貢獻約6億美元營收。

在尺寸較小、同為16GB的平板電腦產品中,7.9寸的iPad mini毛利率為40%(售價329美元、零件與製造成本198美元);Google7寸的Nexus 7毛利率為33%(售價249美元、成本約167美元);亞馬遜7寸的Kindle Fire HD 毛利率為13%(售價199美元、成本174美元)。

Google的目標是靠著Android作業系統獲利同時擴大其市佔,但亞馬遜則希望消費者上其網站購買電影、書籍與雜誌來彌補獲利差距。拉斯威勒指出: 「亞馬遜與Google是希望消費者能使用他們的平板電腦,儘管硬體利潤很小。」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