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在國外現金為什麼那麼多

高平在馬德里國貿城被搜出600萬歐元,違反該國現金管理的相關法律而下獄,引起國人對境外華商守法經商問題的關注。

出國雖然不多,但國外海關對於中國人身帶的現金格外「關照」,卻是令人印象深刻。美國的海關,查中國人入境時攜帶的現金大包小包一律翻個遍。前年到德國開會,回程已經通過安檢,在到登機口候機時,突然有兩個保安人員上來詢問:「身上帶了多少現金?」我問是人民幣還是歐元?「當然是歐元。」我拿出錢包給他倆看了看,問是不是還要查箱子?箱子過關時已經查過,可能是錢包裡的歐元太少,兩位說了聲「不需要了」,客客氣氣地走開了。

那次在德國,與一位中國商人聊了一會天。他是福建人,在德國已經經商多年,兩個兒子都在德國上學。他告訴我,他能在德國打拚,生財之道之一就是漏稅。兒子假期也要在店裡幫忙,「看到父親漏稅,兒子就要說我犯法。我就罵他,被德國人洗過腦了。我不這麼幹,能在德國站住腳,供你們吃、你們穿、你們上學?」

「那賺來的錢怎麼辦?沒交稅的收入不合法,不能大筆地進銀行。」

「那就要想辦法走地下錢莊匯回國內。走得渠道很多,地下錢莊的費用比較高,但有時也得走。再有就是托親友帶回去,或者國內人到德國來,由熟人介紹,把錢先給家裡,歐元到我這裡來取,匯率比銀行給得優厚,幾萬、十幾萬歐元換成人民幣,沒多大問題。在德國的中國人都喜歡收現金、用現金,不用打票,也就不用交稅。」

「那進貨出貸的記錄如果被查,你怎麼辦?」

「集裝箱裡裝多少、報多少,海關那能一一查得那麼清楚。」

「這樣總不是長久之計。」

「等我把根基打結實了,讓兒子們守法吧。」

這大概只是他的一種空想。中國人在海外的商業競爭生態,便成了一種新的「江湖」。除非這種業態徹底改變,「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金盆洗手」,談何容易。

老外們為什麼那麼緊張地盯著中國人的錢袋,諸位想必明白了吧。每次在國外出入境的中國人,都享受這種「特殊優待」,不是因為中國人的錢多,而是個個有可能是犯罪嫌疑人。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