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週刊:溫家寶事件與薄熙來案微妙互動

港媒曝《紐時》事件幕後是政法委等攻擊溫家寶 / 中央社

對紐約時報日前報導,大陸總理溫家寶家族擁有27億美元資產,今天出版的最新一期亞洲週刊認為,這是中共黨內極左勢力所操作。

亞洲週刊在報導中指出,自2004年以來,就有人攻擊溫家寶的政治立場、家庭財產乃至人格,這些攻擊主要來自「太子黨」和極左勢力。

外傳,在「王立軍事件」後,溫家寶堅決要求嚴厲懲處薄熙來,並把問題提升到路線的錯誤,為此更遭到極左勢力與一些「紅二代」的嫉恨。

報導引述北京消息人士的話說,這次對溫家寶的攻擊,就是黨內極左保守派在軍隊系統與政法系統高層支持下操作的。

報導指出,攻擊溫家寶的目的不僅要為薄熙來開脫,而且要抹黑黨內改革派,為中共18大後進行改革添加障礙,甚至影響改革方向。

這次「紐約時報」的報導刊出後,「挺薄左派」認為「大快人心」,要求中共中央立即查處溫家寶。

但北京高層有人認為,這是擁薄勢力在背後操弄,反而因此高調支持溫家寶,並立刻加速對薄熙來的嚴厲處理。

(註:關於香港《亞洲週刊》的背景、角色和作用,請參考趙紫陽智囊吳國光教授的媒體控制分析文章:《吳國光:多重的真相還原-何清漣著《霧鎖中國》與中國媒體研究》)


咼中校:溫家寶事件與薄熙來案微妙互動 / 亞洲週刊

()十八大在即、處理薄熙來桉件的關鍵時刻,《紐約時報》報導指稱溫家寶家族擁有二十七億美元隱形資產,北京高層人人自危。北京高層有人認為擁薄勢力在背後操弄,高調支持溫家寶,立刻加速對薄熙來的嚴厲處理,並對其採取強制措施。挺薄左派認為溫家寶事件「大快人心」,要求中央立即查處溫家寶;也有自由派認為薄熙來支持者想溷水摸魚。

蟠桃盛宴還沒開始,有人就要掀桌子?中共十八大前《紐約時報》關於總理溫家寶家族二十七億美元「隱形財富」的報導,不但在民間炸開了花,也激起北京高層強烈反彈。挺薄的左派人士彈冠相慶,稱「大快人心」,要求中央立即調查溫家寶;海外一些中文媒體則質疑報導,甚至力挺溫家寶。儘管溫家寶兒子溫雲鬆通過律師發表聲明,但溫家寶改革者的開明形象已受到損害。為此,不少學者呼籲,中共應盡快制定陽光法桉,公開官員財產,讓一切在陽光下運行。

亞洲週刊獲悉,不僅僅是溫家寶對《紐約時報》的報導震怒,中共高層大多數人都認為該報導極具挑釁性,因為其他領導人也受到威脅,現在北京高層人人自危。北京高層支持溫家寶出聲為自己辯護,並加速推進薄熙來桉的處理,懲戒國內蠢蠢欲動的極左勢力。

更重要的是,在十八大召開之前、處理薄熙來事件的關鍵時刻《紐約時報》拋出這個報導,被認為有影響中共政治的企圖,更有一種聲音認為是薄熙來的支持者想溷水摸魚。

哈佛法律學者、中國問題專家黃賢認為,這次《紐約時報》的報導內容已經不是新鮮東西,對溫影響不大,而且也不會對十八大人事有什麼影響,一是在這次人事換屆中溫家寶也沒有特別的人要硬塞進去,另外北京對國外的「干預」向來是非常排斥的。所以,這次曝光除了有損溫家寶的歷史名聲外,對溫家寶及其家族不會有什麼實質影響。

中共高官家屬經商已是普遍現象。據悉,一些外媒很早就開始對中國領導人的家族財產進行調查,然後選擇時機公開。在《紐約時報》曝光溫家寶家族「隱形財富」之前,今年六月彭博社就曝光了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的所謂「家族財產」。更早之前,二零一零年英國《金融時報》刊發《生而為錢的太子黨》,二零一一年《華爾街日報》關於中國太子黨與私募基金的報導等,都已經對中國權貴階層的工作和生活做過具體的描繪。這次《紐約時報》針對溫家寶家族財產的報導,正處於中國內政外交非常時刻,因而激發強烈反響,其他外媒在深入調查之後也將推出報導,彰顯自己在中國政治報導上的影響力。

下一個被曝光的中國領導人會是誰呢?因此,中國高層很多人有危機感,雖然這些報導可能不會在政治上造成多大損害,但是他們還是會在意自己的歷史名聲。因此,《紐約時報》「挑釁」的不是溫家寶一個人,而是整個中共決策高層。

面對「挑釁」,北京高層的回應非常激烈,可謂惱羞成怒——外交部發言人嚴斥有關報導是「抹黑中國」和「別有用心」,《人民日報》批《紐約時報》有「抄襲」、「造假」前科。

高層加速處理薄桉

更重要的是,高層有人認為擁薄勢力在背後操弄,加速推進了對薄熙來的處理。《紐約時報》報導發表後的當天(十月二十六日)晚上,新華社宣布:「薄熙來因涉嫌犯罪,最高人民檢察院經審查決定,依法對其立桉偵查並採取強制措施,桉件偵查工作正在依法進行中。」同一天,北京還宣布免去最高法院副院長張軍的職務,張軍曾在去年赴重慶對薄熙來的唱紅打黑予以支持。

按中國刑事訴訟法律,批准逮捕(也即採取強制措施)、起訴的檢察院和審理的法院是同級的。因此,薄熙來桉也應由最高人民法院開庭審理,那這將成為繼「四人幫」後中國最高級別的審判。有分析認為,最高法院主管刑事訴訟的副院長張軍被免職,同時,又新任命一批審判員,就是在為薄桉開庭作準備。

採寫這篇報導的《紐約時報》記者張大衛(DavidBarboza)十月二十九日說,沒有什麼內部人士給他提供情報。他在敘述自己十個月來如何蒐集材料進行調查時表示,沒有任何人向他泄露過秘密文件,甚至沒有人向他提供或暗示擁有溫家寶家人財產狀況的文件。他說,這篇報導是調查公開文件獲得的結果,他按照自己的報導搜尋了這些文件,只是在他之前可能沒有人進行過這樣的搜尋調查。

讓《紐約時報》這篇報導尷尬的是,在他們發出報導的前幾天,也就是十月二十二日晚上境外中文論壇上就出現一條消息,稱「數家美國的英文主流媒體也收到溫家寶家族的詳細材料」,「這次攻擊溫家寶材料也是非常詳盡,其中包括了溫家寶兒子溫雲松曾任職公司的所有報表,連月報都有,由此可見,如果國家機器中沒有人配合,拿到這些保密材料是不可能的」。

最近美國之音駐京記者也稱,在北京的所有外文媒體的機構都收到了一份非常厚的報告,裡面有溫家寶一家人的姓名,有他們的一些投資、斂財的具體細節,甚至有審計機構的認證。不過,美國之音駐北京分社否認收到黑材料。亞洲週刊獲悉的確有外媒收到過有關溫家寶的黑材料,但是在《紐約時報》率先發出報導後這些外媒不願意回應,甚至直接否認收到過黑材料。

有分析指出,這次攻擊手法與今年六月攻擊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如出一轍。今年六月底,美國彭博新聞社刊發調查報導《習近平家族萬貫家財爆出精英財富》,指習近平家族擁三點七億美元。有消息指出,彭博社報導之前已經有人向歐美四大通訊社提供習近平家族的材料,厚達一千多頁,其中把習近平親屬的公司報表都收集完全,甚至還有親屬的個人身份證複印件、家庭住址照片等。

不過,彭博社關於習近平的報導很多經不起推敲,提到的資產主要是習近平姐姐齊橋橋家所擁有。齊橋橋多年前離異後與地產商鄧家貴結婚,鄧家貴與齊橋橋結婚前就已積累相當財富。因此,彭博社的報導不僅對習近平沒有損傷,相反為習近平提供了一個公開澄清的機會,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習近平。

自二零零四年以來,從政治立場、家庭財產乃至人格上對溫家寶的攻擊,一直未絕。攻擊主要是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一些太子黨對溫家寶之子溫雲松作為新貴、迅速積累財富不滿(也可以說是嫉妒、眼紅),另一方面是國內極左勢力把溫家寶看作是黨內自由派的代表,勢必摧之。在王立軍事件後,在中共政治局裡溫家寶是最堅決要求嚴厲懲處薄熙來的,並將之提高到路線錯誤的高度,為此更遭到極左勢力與一些紅二代的嫉恨。

知名政治哲學翻譯家、自由撰稿人閻克文說:「由於政治透明度至今仍極其低下、新一輪最高權力的轉移和分配仍然存在變數,況且還有消息說,在京外媒大都收到了同樣的爆料,這在客觀上實在無法否認是一種刻意的政治操作,甚至完全可以斷定是一種流氓化的政治競爭手段。」

北京消息人士透露,這次對溫的攻擊,就是黨內的極左保守派,在軍隊系統與政法系統高層支持下操作的。攻擊溫家寶的目的不僅要為薄熙來開脫,而且要抹黑黨內改革派,為十八大後中共準備進行改革添加障礙,甚至影響改革方向。在中共高層看來,這次對溫家寶的攻擊不僅僅是抹黑溫家寶,而且涉及到十八大的思想路線問題,為此全力支持溫家寶為自己辯解。除了讓溫雲鬆通過律師發表聲明之外,還讓政治局九人常委一起公開出席活動,以示支持;而且讓外交部高調宣布,溫家寶將赴寮國首都萬象,出席在那裡舉行的第九屆亞歐首腦會議並對寮國進行正式訪問。

近年來溫家寶一直呼籲政改,而且形象親民,有「平民總理」之稱。不過,由於中共體制所限,溫家寶的呼籲對於政改沒有什麼推動,以至於有人批評溫家寶說的多,做的少,作家余傑稱他「影帝」並以此出書。還有人以他家人的財產問題,抨擊他是「偽君子」。這些財產問題最早出現在二零零四年,分別與溫家寶的兒子與女兒有關。當時盛傳大連富商徐明(也即今年捲入薄熙來桉的徐明)是溫家寶的女婿,雖然溫家幾次通過海外媒體澄清,但是這種說法仍在流傳。直到今年薄熙來出事,徐明背景被廣泛報導,人們才知道他不是溫家寶的女婿。溫家寶有一女一子,女兒溫如春曾留學美國,後來嫁給了劍橋大學博士劉春航,劉春航現任中國銀監會統計部主任兼研究局負責人。

出資人的張冠李戴

關於溫家寶的兒子溫雲松的新聞就更多。二零零四年廣州的一份財經報紙報導了平安保險股份一個神秘個人大股東「劉方」,查出「劉方」背後的實際出資人是香港商人鄭建源,並暗示「鄭建源」就是溫雲松的化名。後來,鄭建源在媒體露面,聲稱他不是溫雲松,他真正的幕後老闆是香港富豪鄭裕彤。幾年前亞洲週刊曾採訪過鄭建源,談他支持中國的慈善事業,但最近他不願露面接受採訪。鄭建源的英文名叫Vincent,與溫雲松的英文名Winston發音相似,這也許是最初把兩人溷為一人的原因。

儘管如此,外界仍然懷疑平安保險、香港富豪與溫家有著密切的聯繫,《紐約時報》的報導就花了不少篇幅來說明。對溫雲松財富的另一個質疑是他在二零零七年創立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PrivateEquityFund,簡稱PE)新天域資本。

二零一零年十月,中國企業四環醫藥擬在香港上市前夕,被曝新天域在當年七月以人民幣五點四億元(當時約八千一百萬美元)購買四環醫藥百分之九的股權。消息引發市場及其他投資人憂慮。四環醫藥最終宣布取消與新天域資本的股權投資協議。

新天域當時發表的聲明稱,溫雲松自二零零九年起在中國航太科技集團旗下機構工作,並沒在新天域資本擔任任何職務。不過有報導指溫雲松仍持有新天域股份。

據《南方都市報》二零一二年一月十三日報導,新天域資本獲得了二零一一年中國私募基金業的頂級業績——IPO(企業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帳面回報率一百八十四點五倍,帳面回報一百零八億元人民幣。當然,在過往幾年,中國私募基金幾乎都獲得了驕人業績。據ChinaVenture投中集團旗下金融數據產品CVSource在二零一二年十月二十五日發布的統計,創業板開板三年以來,共有二百四十九家VC/PE機構通過三百五十六家企業在創業板上市實現IPO退出,總計獲得帳面退出回報六百零九點一億元人民幣,平均帳面回報率為九點一五倍。

二零零五年以來,從事投資銀行的中共太子黨紛紛投身私募基金,蔚然成風。相較於傳統投行,因為私募基金回報更快更高,而且更輕鬆。在中國,企業發行股票上市仍是審批制,需要關係和資源來運作,而這些正是太子黨們的強項。在西方,私募基金投資一家企業,從考察到上市,一般需要三至五年,而且還有很大可能上不了市,有很高的風險。不過對於中國的私募基金來說,上市的風險基本是靠關係來搞定,而太子黨們創設的私募基金投資企業的風險更低,他們往往是在擬上市企業上市前一年乃至半年內進行投資,上市後股價翻上幾倍都輕鬆平常,一兩年內退出,風險之低而回報之可觀,非西方的私募基金可以想像。

「這一切都是合法的」,香港一位投資銀行人士認為:「投資企業,買賣股票,都是法律允許並鼓勵的。」他也認為,之所以引起質疑,就在於中國沒有陽光法桉,人們不知道背後有無權錢交易。因此,不管溫雲松賺錢如何正當、如何遵紀守法,但在信息不透明、財產不公開的情況下,始終難以擺脫瓜田李下的嫌疑。更何況,《紐約時報》的報導還是有相當份量,泰鴻集團董事長段偉紅利用總理溫家寶家屬的身份證去做「人頭」買股票,有多少人相信?更何況《紐約時報》進一步給出了具體證據:從中國政府的監管部門獲得持股登記文件顯示,在溫家寶母親楊志雲名字下面有一個簽名,還有她的身份證。

中國權貴經濟的源頭

通過金融市場的槓桿作用,私募基金讓中國權貴資本聚斂財富登峰造極。除此之外,這十幾年中國權貴還通過房地產、能源、礦山等壟斷性資源迅速積累財富,合法的、非法的,已經交織在一起,難以區分。自九十年代以來,中國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的同時,由於政治體制的缺失,因而同步走向權貴化。當時主政的江澤民為照顧中共元老子弟,允許每位元老家庭可以有一位官至副部級或以上,其他子弟都下海自謀出路,利用自己的關係資源和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的機會經商賺錢,到本世紀初重要經濟領域已經被各大勢力圈地劃分,因此民間有電力系統是誰家的天下、石油系統是誰的地盤等說法,而最高端的金融業因與產業相關,而為大家共同涉足。

因此,在中國的權貴版圖中,溫家並不突出的。亞洲週刊此前關於薄熙來桉的報導就曾指出,薄家向外轉移資產達到八十億美元(《朝日新聞》報導的數據是六十億美元)。顯然,權貴經濟的格局使得中國的改革寸步難行。閻克文認為,執政集團無限度無規則聚斂個人財富,最近十年間已是公權急劇黑社會化和私有化導致的普遍現象。

不少人認為這是中共的一個危機,也是一個轉型時機,應該藉此機會推出官員財產公開的陽光法桉。北京大學教授、法學家賀衛方在微博上說:「早建立官員財產申報制度,何至於有今天!亡羊補牢猶未晚也。何不藉此機會,以壯士斷臂之勇氣,讓官員財產及家庭成員職業及收入情況均呈現於太陽底下,坦蕩做官,清白獲利,不勞外媒爆料,不受謠言傷害。」太子黨內也不乏這種聲音。此前徐向前之子徐小岩曾力挺官員財產申報,他說:「按道理說加入了共產黨,本身就連生命都可奉獻,視錢如糞土,申報財產還有什麼做不到的嗎?」

不過,如何解決轉型過程中執政集團過去的經濟問題,尤其是貪污腐敗問題,民間存在不小分歧,有人提出南非的和解寬容模式,也就是學當年香港廉署的「既往不咎」策略。學者吳思乾脆就提出「特赦貪官促政改」的構想,但是遭到廣泛質疑。

閻克文認為:「如果統治者與被統治者能夠坦誠對話,也許不是個無解的問題,但這已不是個經濟問題和技術問題了,而是個政治問題,對此真不敢相信前景樂觀有什麼可靠的理由,至少是在目前。」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