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汗涕淚涎唾五液看臟腑病況(圖)

五行學說是中醫的基礎理論。與五行學說相結合,有了中醫的五液,汗、涕、淚、涎、唾五種體液,五液在不同的程度上影響著人的健康。在臨床上,若五臟的分泌異常,則可反映所屬臟腑的病變。

淚為肝之液肝開竅於目,肝血及肝之津液充盈,溢於目竅則為淚。淚少而眼乾,為肝陰血不足,應滋肝養血。忌惱怒,宜清補。

建議:用野菊花、桑葉煎水熏洗。

老年人氣血虛弱、肝腎陰虛,常會流淚不止。

建議:滋補肝腎,補氣養血。

唾為腎之液腎氣旺盛,腎之陰精上充於口為唾,有濕潤口腔和溶解食物的作用。口苦口乾少津,腰膝無力為肝腎陰虛。

建議:用枸杞子、沙參煎湯服用。

汗為心之液汗的異常主要有自汗、盜汗兩種。心陽不足、心氣虛,不能「守住」心液,則見自汗,此時應補氣補陽。

建議:可以用大棗5枚、黑豆30克、黃芪60克、煎湯150毫升,一日兩次口服,同時注意起居有常。

心陰血不足者容易出現盜汗,這類人飲食要以清補為主。

建議:忌食辛辣,如羊肉、辣椒、薑蔥等。

涕為肺之液,肺開竅於鼻,肺之津液充盈,出於鼻竅則為涕。

肺陰虛者可表現為鼻干無涕。

建議:用銀耳50克、百合30克、沙參30克、蜂蜜一杓,溫火燉半小時,煎湯150毫升,一日兩次口服。忌辛辣、油炸食品。

因風寒導致肺氣失宣者,多表現為鼻流清涕。

建議:中藥宜涼服或微溫服,並多吃清補膳食,注意保證鼻子的通暢。

涎為脾之液,脾開竅於口,脾之陰精上佈於口,則為涎,主要用來溶解食物,助消化。

脾胃虛弱者可表現為口淡乏味,噁心且口水多,應溫中健脾。

建議:忌寒涼、多熱食,給胃脘部熱​​敷,也可服薑湯或糯米粥加紅棗數枚食用。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