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令人頭痛的孩子變乖了 秘訣何在(圖)

(網路圖片/看中國配圖)

比起別的媽媽從國中開始煩惱,她的煩惱開始得很早。自從小孩進了幼稚園,她就經常被叫去,不是胡吵亂鬧,就是上課搗蛋,不然又是把誰的椅子拉開,害誰摔了一跤;很多小孩也來告狀,說她這個兒子打人,會使出全力地捶下去,真的很狠。

這些年來,雖然也有老師會想要幫忙,但大多數的老師,不是打他罵他,就是不准其它的小孩跟他玩,甚至還曾經有老師把他拖出教室。在家裡他的處境也沒好到哪裡去,爸爸當然也很擅長動手,但還有更厲害的,就是不停地罵、碎碎地「念」。

最令人擔心的是,到了後來,孩子會半夜驚醒,起來東撞西撞的,一個晚上竟有好幾回。做腦部檢查,醫生說沒有生理上的問題。

做為母親,她不肯相信「沒辦法」。去參加一個父母成長班,回來轉述講師的話:「照顧孩子情感上的需求,讓孩子每天有一個好心情,要放在最前面。」但先生說:「大家都忙得半死,誰有心情去顧他的心情啊?」

她只好自己一個人努力,跟著課程不斷地思索、嘗試新的方法,然後就越發地覺得兒子受到爸爸的影響很大,於是刻意安排先生和父母班的講師見面,想說應該比自己轉述的要有效。

講師倒也直接,把所有的理論都收起來,只對爸爸說:「你就是要忍住!沒什麼好說的,就是忍住;完全不要‘念’他,一句都不要喔!」又拿出一份「不要做什麼」的清單:不要叫他刷牙、不要叫他洗澡……。

爸爸連著兩個星期都沒有「犯規」。事後,他到處跟人說:「我真的是用力忍住的。」但他的忍耐很值得:就這麼幾個禮拜,雖然小麻煩還是免不了,但比起從前,真的是差很大,特別是半夜不再驚醒了。

當然,媽媽的配合也很重要,她嚴格地遵守著:跟孩子說話前,一定要先微笑……。

現在,兒子在學校不但很會照顧同學,也會主動幫大家做事,是一個溫暖甜蜜又有人緣的小孩。

本文留言

作者朱臺翔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