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德方能養生
如今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而生存壓力又同時增大,如何養生便成為許多人非常關注的問題。而「養德」對「養生」的關係,似乎不太被重視,古人在這方面的智慧值得借鑒。
只重養生而輕養德,養生是難以如願的。人的健康與德操大有關聯,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仁者壽」、「有大德必得其壽」的觀點。針對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之道,老子提出「三寶」論:「吾有三寶,持而守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故能器長。」此言與孔子「仁者壽」之說如出一轍。
《論語》中提到一件事,司馬牛向孔子請教君子之道。子曰:「君子不憂不懼。」司馬牛問:「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乎?」子答:「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意謂能夠自我反省者就不會內疚,而沒有內疚的人有什麼憂慮和畏懼呢?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道德經》中的兩句話:曰「德是壽之本」,又曰「壽源於德」。
一個人的健康與長壽,看似是養生的結果,其實與精神層面的修養即養德不無干係。患得患失憂心忡忡的人,天天養尊處優、保健有道,也難以長壽;經常自省、心境平和、淡薄名利的人,自然會少招疾患。唐代名醫孫思邈便說:「百行周備,雖絕藥餌,足以暇年;德行不克,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
魏晉著名思想家嵇康在《養生論》中剖析,「服藥求汗,或有弗勝;愧情一集,渙然流漓。終朝未餐,囂然思食;曾子銜哀,七日不飢……」,說明中樞神經的作用遠遠大於醫藥,這與現代科學研究完全吻合。
和諧的社會關係、與人為善的心態,能使體內分泌出有益的激素和乙酸膽鹼。這些物質能將血液流量及神經細胞調至最佳狀態,同時大腦會分泌出一種天然鎮靜劑,使人獲得愉悅,緩解精神煩憂,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將道德納入健康的範疇。
可見,養生必先養德,養德方能養生,此乃做人的信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