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陵散》是我國著名古曲之一,在古琴曲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我國第一部音樂百科全書的作者——宋代的陳暘曾將《廣陵散》與《詩經》相比擬,稱其為「曲之師長」。歷史文獻中關於《廣陵散》的記載特別多,遠遠超過了一般的琴曲。《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長達十五段,曲體結構龐大,旋律很豐富,曲調激昂慷慨,有它獨具的風格,現存琴譜最早見於《神奇秘譜》。相傳古代傑出的演奏家嵇康因反對司馬氏專政而遭殺害,臨刑前曾從容彈奏此曲以為寄託。嵇康是歷史上最出名的一位《廣陵散》演奏家,他雖不是此曲的作者,但由於其傑出的音樂天才,通過他的演奏使這個樂曲更加豐富,因此,嵇康的名字與《廣陵散》千百年來一直緊緊聯繫在一起。可是《廣陵散》究竟是根據什麼內容寫成的,至今卻說法不一。
王世襄先生在題為《古琴名曲〈廣陵散〉》(見《人民音樂》1956年4月號)一文中,認為《廣陵散》的每段標目中可以看出,主要是描寫戰國時(公元前四世紀)聶政為父報仇刺死韓王的故事。主要情節為:聶政的父親為韓王煉劍,誤了期限,慘遭韓王殺害。聶政為了報父仇,歷盡艱苦,入山學琴,十年功夫,學成絕技。韓王聽說國內出現了卓越的琴家,召他入宮演奏,殊不知他就是要為父親報仇的聶政。正在聽琴之際,聶政從琴中抽出刀來,刺殺了韓王。聶政怕連累他的母親,自毀容貌而死。韓國不知誰刺死了國王,千金懸賞,求刺客姓名。聶政的母親,為使兒子揚名,前去認屍,並死在聶政的身旁。
這個故事見於漢蔡邕(公元133—192年)著的《琴操》,即所謂《聶政刺韓王曲》。修建時代約與蔡邕同時的武梁祠石室,也曾取這個故事作為石刻畫像的題材。從上面的故事中可以看出聶政為父報仇,以他富有反抗精神的自我犧牲來達到刺死暴君的目的。
不過在封建時代,統治階級企圖貶低他這種反抗精神,將他描寫成為一個被權貴收買而去效死的愚蠢人物,《戰國策》、《史記。刺客列傳》等書就是這樣記載的。自漢代以後,《聶政刺韓王曲》已很少有人說起了,據推測可能是這個名稱大大地觸犯了統治者的尊嚴的緣故,才依照它所流行的地區來命名,而改稱《廣陵散》。
王文發表後,孟憲福先生隨即在《人民音樂》1956年10月號上撰寫了《對「古琴名曲〈廣陵散〉」一文的幾點商榷》的文章,以為從今天所看到的《廣陵散》譜和歷史上有關它的記載來看,《廣陵散》所描寫的故事內容並不同於《琴操》所說的《聶政刺韓王曲》,前者是後者改稱的說法還缺乏可靠的歷史記載材料。首先從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廣陵散》譜來看,《神奇秘譜》本的標目中「取韓」、「烈婦」等,固然不能由此肯定它所描寫的是聶政刺殺了韓王還是俠累。但稍晚於《神奇秘譜》中所刊載的兩譜之一標目中「取韓」作「取韓相」、「烈婦」作「別姊」則符合《史記》、《戰國策》中所載聶政為嚴仲子刺殺俠累的故事。元代琴家耶律楚材描寫《廣陵散》的長詩中「別姊情淒慘」等句及詩前小序中所提到的「……驗於琴譜中有‘井裡’、‘別姊’、‘辭鄉’、‘取韓相’、‘投劍’之類,皆刺客聶政為嚴仲子刺殺韓相俠累之事」一段,則說明在元代,《廣陵散》也是被人認為是描寫聶政刺韓相俠累的故事。明代人刊行的譜所表現的故事內容還是保存了至少是元代流傳的說法。另一方面從聶政的故事的歷史記載和故事本身來看,聶政刺韓王一說只見於《琴操》一書。《史記》、《戰國策》早於《琴操》,聶政故事的發生(公元前四世紀),離《史記》作者司馬遷僅兩世紀左右,傳聞自然更可靠些。《史記》是大家公認為「信而有徵」的歷史材料,作者司馬遷的博聞和嚴肅認真的寫作態度是人所共知的。而《琴操》一書是否為漢蔡邕所撰也還值得懷疑,連《四庫全書未收書目》中都是說法含糊不清的。另從其內容來說,也是極盡牽強附會的。即如它關於《聶政刺韓王曲》的題解中,第一句便說:「聶政刺韓王者,聶政之所作也。」這句話明明不合邏輯,試問此曲是聶政刺韓王以前,還是以後?以前,聶政怎知道能刺殺了韓王;以後,正如題解中所說「即自斷其形體」又有什麼時間去作此曲呢?
《廣陵散》一曲早於嵇康之前已經在民間流傳,後來到嵇康死後也仍一直在民間流傳,並且樂曲本身在不斷豐富著。從現存材料來看,至少在唐代李良輔的廣陵止息譜己為23拍,到呂謂時增為33拍,到朱景祐時的《琴書》已成為41拍,到元耶律楚材時又增為44拍。關於聶政的故事內容的兩種不同傳說,至今尚無定論。當然並不是說,一個歷史題材的藝術作品,它所描寫的一定要符合歷史事實的細節。事實上,一些流傳在民間的故事,也常常由於人民的願望而改變了故事的面貌。同樣,研究《廣陵散》的內容,如同當時的歷史和社會相結合來研究,最終定會揭開謎底的。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