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清純女護士(組圖)

中國開始出現西方的護理工作型態始於清末時期。1884年第一位南丁格爾式的傳教護士來到中國,於上海提倡新護理制度,引進新護理觀念。1900年之後,更多的英美護士來到中國,對中國護理的專業化扮演重要角色,包含成立護士組織、舉行全國性的護士會考,確認以「護士」此職稱來表達「護理是一種高尚職業」的概念。

而護士這一名詞誕生於1914年,由鐘茂芳在第一次中華護士會議中提出將英文nurse翻譯為「護士」,大會通過並沿用至今。

中國1921年開設護理本科,授予理學學士學位。30年代送護理學生赴歐美攻讀護理學碩士學位。那時的護士高學歷者很多,職責比現在廣,出身也是上層。做護士,如同西方一樣,是受人尊重和光榮的。但「新中國」成立後取消了護理高等教育,直至80年代才恢復。而且斷絕和國際護理界的交流,退出國際護士會。更嚴重的是隨意更改護士的職責、配置,在護理髮展方面,已經成為世界倒數的國家。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