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開始籌備秋天召開的18大。各種有關18大常委人選的消息,也開始在網上熱傳。很多報導集中在政治局常委的人數上,到底是11人?還是9人?亦或是7 人?為何常委人數總是單數而不是雙數?有報導說,習近平拍板,形成政治局「倒薄」多數。
*政治局常委為何總是單數?為了表決方便*
中共17大的政治局常委有9人,他們是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賀國強和周永康。近一段時期以來,18大常委人數到底多少?成為一個新「哥德巴赫猜想」。
以前曾有過11人之說。其法理根源是中共8大曾有11常委:毛澤東、林彪、周恩來、陶鑄、陳伯達、鄧小平、康生、劉少奇、朱德、李富春、陳雲。
中共17大有政治局委員25人。按照年齡限制和條件,68歲以下者都可進常委,這樣,正好留下11人:習近平(59歲)、李克強(57歲)、俞正聲(67 歲)、李源潮(62歲)、劉延東(67歲)、王岐山(64歲)、張德江(66歲)、張高麗(66歲)、劉雲山(65歲)、汪洋(57歲)、薄熙來(63 歲)。
9人說。根據是中共15、16、17大一直是9人。
9人都是誰?薄熙來已經出局。剩下習近平、李克強、李源潮、王岐山、張德江這5人爭議不大。有爭議的是俞正聲、汪洋、張高麗、劉雲山。還有誰來頂薄熙來的缺?有人說是令計畫,還有人說是孟建柱。令計畫是胡錦濤的「大秘」,孟建柱要進來接周永康的班。但他倆有先天不足:都不是政治局委員。有無先例?有。習近平、李克強17大成為常委,也是「火箭式幹部」,直接從中央委員提上來的。
7人說。中共10、11大就是7人。
為什麼常委一定要奇數(單數)而不是偶數(雙數)?
簡單回答就是表決方便,避免出現勢均力敵的局面。
*毛鄧治下,單雙數已無意義*
在中共歷史上,也有6人的。那是在毛澤東一言九鼎的時候。中共8大以後長期都是6人:毛劉周朱陳鄧。只是後來才把林彪加上,成為7人。其實,在毛澤東和鄧小平時代,政治局常委人數並不是問題,單數雙數都沒有很大實際意義。因為在那個時代的政治局常委開會不開會,通常只有毛鄧可拍板定案,一錘定音。比如發動文革,比如六四。
那麼,現在為何單數重要了呢?
*倒薄成功,常委5:4*
最新的例子,薄熙來案。
重慶市副市長王立軍2月6日進入美國駐成都總領館「滯留」多時,釀成震動美、中的國際大案。中南海對這個燙手山芋如何處理?更為撓頭的是如何處理王立軍的頂頭上司政治局委員薄熙來?
日本大報《朝日新聞》上週末(8月24日)報導,中共政治局常委在2月16日開會討論如何應對「危機」,尤其是如何處理薄熙來的問題?(中央辦公廳後來發出通知說,王立軍向美方和中共高層檢舉了很多薄熙來的「劣行」)。當時在京的常委有8人。其中4人胡錦濤、溫家寶、李克強和賀國強主張依法處理薄熙來,但另外4人吳邦國、賈慶林、李長春和周永康反對。4比4,怎麼辦?
這時,習近平已經到了美國訪問。朝日新聞說,習近平2月14日在華盛頓和歐巴馬總統會談之後,接到了中辦的電話,徵求其意見。習近平表態說,支持胡錦濤等人的意見:追究薄熙來的責任。
其實,朝日新聞早在7月13日報導(日文)中,已經正式提到了中南海2月16號召開的這次「倒薄」會議。報導說,從那次會議起,薄熙來的命運和下場已經是鐵板釘釘了。朝日新聞的消息來源是一些知道高層內幕消息的北京人士。報導說,如果習近平不點頭,是不可能追究薄熙來的責任的。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