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溫州炒房者心中的痛(圖)
今年5月300餘溫州炒房客造訪杭州人居展,開發商應接不暇(青年時報 )
近日,這輪被一些人稱為「史上最嚴厲」的房地產調控,使很多溫州炒房者進退失據。
進退兩難 炒房者被套牢
據瞭解,在溫州,由於新建商品房比2010年最高價時已下跌百分之三、四十,再加上過高比例融資的財務成本,溫州炒房者已是風光不再。即便現在把房子賣出去,也已經資不抵債。如今,全國各地的房市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
如2010年下半年,「限購令」等政策出臺,但溫州房地產依然狂熱,並於11月底出現樓面價高達3.7萬元/平方米的全國地王。但是,房地產宏觀調控以及去年溫州發生的民間借貸危機,使得溫州房價如過山車一般大幅下滑。據溫州房地產業內人士介紹,目前溫州新房價格比2010年下半年房價最高位時,大幅下降了百分之三、四十,有的甚至已對折。
一位溫州資深炒房者稱,「虧的多,賺的少。現在,80%的人(炒房者)還套在裡面,資產被掏空且已經資不抵債,只有兩成溫州炒房者全身而退。」
據悉,七成溫州炒房者所用的炒房資金,來自銀行或社會融資。融資比重過大,財務成本很高。現在如果房價下跌百分之三、四十,再加上融資利息成本百分之一、二十,儘管之前房價翻番,但炒房者在頻繁交易中,即便現在把房子賣掉,所得的利潤也比較有限。有的僅僅持平,更有甚者會出現很大虧損,資不抵債。
本世紀初,由於當時比較低的房價基數、寬鬆的銀行貸款,大多握有幾十萬、上百萬元的溫州人,都會去全國各地買幾套房子。一時間,「溫州炒房團」,馳騁南北。全國上下一片聚焦,出現了「全民炒房」的盛況。尤其是2009年初∼2010年底,溫州房價曾領先於全國開始飆漲,溫州炒房者幾乎陷入瘋狂狀態,期房外加價幾百萬元司空見慣。
但這幾年房價的大幅增長導致炒房資金基數增長,對投資者的入手門檻大大提高。隨著在2010∼2011年期間,「限購令」等房地產調控政策迭出,眾多高位介入的溫州炒房者開始被套牢。一旦套牢,房價持續下跌,再加上利息等財務成本,炒房者就會虧大發了。
「賣還是不賣?我現在騎虎難下,賣掉虧損更大,不賣血流不止。」一位資深溫州炒房者如是進也難退也難地糾結著。
中共政治經濟體制的受害者
追究溫州大多數炒房者被深套的深層原因,和中國政府這幾十年來的政治經濟政策很有關係。
中共執政六十多年來,大體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前三十多年來對傳統文化的破壞。以他們自己都不信的馬列主義取代了國民對儒、釋、道的敬重和信仰;把「忠孝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這些傳統美德全丟到腦後,而讓假惡偷騙色斗榮光登場,混淆了傳統的是非準則,毀壞了人們的道德觀念。
第二個階段就是後三十來年又引導全民向錢看,中共提倡 「經濟壓倒一切,發展壓倒一切」。失去道德底線的人們爭先恐後、不擇手段地撈錢。
更有甚者,中共各級政府不是本著為百姓解決問題、謀福利而是把自己的角色變成了專門以手中的權利謀取經濟利益的政治集團。在這種風氣下,整個政府已經從中央到各級地方機構形成了一個具有中共特色的特權利益集團。他們對當地企業的質量問題、侵權行為與環境污染視而不見,對所在地區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公益事業漠不關心;大上、快上基礎建設項目以保政績來換取政治、經濟利益,爭先恐後設立工業園或開發區。
尤其近十幾年來,政府與開發商勾結一起暗箱操作,不斷地圈地、賣地,拆房、建房、賣房,在其中牟取了巨額利益。一次次將房價推向新的高位,而需要買房居住的百姓們只能望房興嘆。
溫州人在改革開放後憑藉勤勞吃苦的精神挖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民間資本積累到一定程度,卻沒有正確的投資出路。中共政府更是沒有起到正確的導向作用。於是大量民間資本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大筆轉入房地產行業。大部分溫州炒房者參與了中共和開發商從國民口袋中瘋狂搶錢的 「擊鼓傳花」遊戲。接到被中共和開發商們拿走了房地產行業的巨額利潤之後的最後一棒。
有經濟專家指出,接棒的人用了比較高的資金成本去炒房而在高位接盤,所以被深度套牢。當房價大幅下降、反彈乏力的時候,這部分炒房客已經處於負資產的狀態,名副其實地成了「負翁」。
這樣,不僅買不起房的百姓是中共體制下高房價的受害者,連溫州炒房團的大部分人也被中共帶入了虧損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