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事: 焚香•煎茶•挂畫•插花(組圖)
香、茶、畫、花不是物不是事,當它們被賦予人類的動作,就是事了。
如前文說的琴棋書畫,都是物,但彈琴、弈棋、讀書(實際上是作書)、繪畫就是藝了,因為動了手了。這四項列為四藝,可能是因為文化含量高些或是離生活稍遠些,而焚香煎茶挂畫插花被宋人稱為四事應該是更貼近當時的生活,如開門七件事,是生活的瑣事。
四事,在當時也是生活的常事。
雖然是事,但是雅事。所以宋人一再強調「燒香、煎茶、挂畫、插花,四般閑事,不宜戾家」(見南宋《夢梁錄》)戾家就是外行,或見有引作「累家」者,皆為四事是燒錢費時的生活容易敗家,故曰累家,這都是不明白宋代俗語的緣故。
四般閑事確實都是花錢不菲的雅事,也因為花錢多,事雅,雖已古人認為這個過程一定的自己享受或自己掌握,至少不能讓外行的僕役動手。
燒香一詞很通俗,按俗解後面馬上要跟上磕頭二字才是,實際上焚燒二字義本無別,似乎說焚香便雅了許多,實際上只是語言習慣而已。
這裡的燒香絕不是指佛寺道觀或祭祖打醮之類的香,而是為了增添日常家居生活情調的焚香。聽琴圖局部 宋徽宗身邊的香幾上置香爐
宋 荷亭戲兒圖
這事一副表現民間日常生活的小品,人物是婦女與兒童,在畫左側的桌上陳友香爐、莇瓶,還有一張琴、三軸畫和一函書,可見四事、四藝的普及程度。
點茶或有作煎茶者,也都沒錯,唐以前的是煎而後飲,茶得下到沸水的釜中,宋人如果偶然也借用一下唐人的習慣用語,是不能算錯,一如現在基本上是泡茶了,偶然我們還是要說煮茶論道之類的不合時宜的話。點茶是宋代最典型的飲茶前事,點指的是給在茶碗裡的茶末注水的動作,其實頗為形象。
宋徽宗文會圖局部 點茶與分茶
挂畫也是一件雅事,估計不解者居多。按現在的現象,有文化否先不論,有品位否也不說,家裡挂幾幅畫似乎是尋常事,其實不然,這有的是深厚的歷史原因。宋代以前,多數的繪畫是畫在牆上,現在稱為壁畫,作為建築裝飾的一部分,和建築融為一體,如畫龍點睛的故事,點的就是壁畫。畫在室內的可移動的,就屬畫在或裱在屏風上的了。所以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既記載了許多名家的壁畫,如我們如雷貫耳的吳道子等,都以畫壁畫著名。同時我們現在稱成以偶數出現的豎軸的畫如四、六、八、十、十二條屏,許多都是古人把畫裱在屏風上的後來又揭下裝軸的產物。唐以前方便收藏欣賞的都是橫軸手卷形式,到五代出現豎軸,1974,遠在北方的遼寧法庫縣葉茂臺鄉遼墓也出土絹本豎軸畫,當然也有些是散佚成單的條屏。宋代小冊頁也很流行,我們要說的是,這一時期,人們把畫裱成豎軸,作為平時家居鑑賞或雅集活動鑑賞的很總要的一個內容,這畫如何展示、什麼場景挂什麼畫是有講究的,所說不宜戾家,至少得培養一個熟練的僕人來專門負責。
宋張訓禮圍爐博古圖 絹本縱一三八公分 橫七二.七公分
背面設常見的大插屏,左側由僕人挑著一副山水豎軸
插花一詞現在應經非常流行,據我所知90年代初以前中國已經很長時間不插花了。有跡可尋的插花,至少唐以前在中國已經出現,甚至有人認為是漢代就有,不管何時有的,都還相對簡單,多與祭祀或供奉有關。說相對簡單,除了指花的搭配外,還有就是插花的花器也很簡單,基本上是借用日常的生活器皿。
宋代,插花的花器如花瓶、畫盆已經是專門的造型,和日用器皿區別開來,各大要窯口幾乎都生產專門用於插花的花器,汝、定、鈞、官、哥、耀州、龍泉,無一例外,也說明社會需求之大。同時在繪畫作品上也經出出現插花作為裝飾的現象。
蘇漢臣妝靚仕女圖
桌子右側置插花,疑似蘭花,花觚下配有器座,應是髹黑漆,花旁有類似漢代的博山爐一,香盒一。
和這一現象同步出現的是宋代文人參與編寫或編纂種花煙花賞花詠花的植物譜,如陳思撰的《海棠譜》、趙時庚撰的《金漳蘭譜》、範成大撰的《範村梅譜》和《範村菊譜》、張功甫撰的《梅品》王觀撰的《揚州芍藥譜》、陸游撰的《天彭牡丹譜》等。
到了明代,出現了專業的關於插花與花器的著作,就叫最著名當屬張謙德的《瓶花譜》、袁宏道的《瓶史》,和高濂《遵生八箋•瓶花三說》,論述花期器的關係、花與畫的搭配的中國早期的插花理論已經基本完成。
- 關鍵字搜索:
-
焚香•煎茶•挂畫•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