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攝影記者的快門大戰(圖)
1988年漢城奧運會,加拿大人本·約翰遜以9秒79的成績衝過百米終點,而那時候比賽的照片需要一個半小時才能出現在報紙上。
而週日在倫敦奧運會上,博爾特以9秒63打破奧運會記錄的成績閃電般衝過百米終點線,新聞通訊社不到三分鐘就能把最新的飛人的照片發布出來。
最新的科學技術使得奧運會新聞圖片的速度、質量、數量都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如今各家新聞媒體都使用數字設備,從而可以比賽把照片迅速發布到網上和iPad上面,來吸引更多的讀者和賺取更多的廣告收入。
每一屆奧運會上,相機都在不斷的更新換代,每一秒鐘能夠拍攝到更多的畫面,水下相機能拍攝到泳池中的每一個角度。
倫敦奧運會則更上層樓,主要場館的屋頂都裝了可遙控的自動相機,而全景相機能對觀眾席近距離拍攝。
本屆奧運會最精彩的照片包括從水下拍攝的菲爾普斯(Michael Phelps)在泳池中劈波斬浪,到遠距離拍攝的威廉王子摟著妻子凱特王妃在自行車賽場觀看比賽,以及倫敦塔橋下奧運五環標誌和一輪明月組成的藝術「六環」照片。
過去的經典奧運圖片包括,1968年墨西哥奧運會美國黑人運動員湯米·史密斯(Tommie Smith)和約翰·卡洛斯(John Carlos)向「黑人民權運動」敬禮的照片,美國游泳運動員施皮茨(Mark Spitz)在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上脖子上掛著7枚金牌的圖片,以及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開幕式上拳王阿里點燃奧運火炬的照片。
科技的進步改變了奧運,倫敦奧運會上共有1500名攝影師,他們中的所有人都在這場全世界最大的體育盛會上,追尋著關於瘋狂和痛苦的終極印象。
「現在攝影師面臨的挑戰不僅是獲得一個好位置,拍一張好照片,而是能夠把照片儘可能快地上傳到數字平台上,」美國《體育畫報》(Sports Illustrated)的攝影師SteveFine說。
「我們現在以新聞和速度打敗了電視媒體。這就像是運動員、媒體和體育迷們置身於一場電視真人秀中……照片不僅展示比賽本身,更有眼淚、歡呼以及整個場面。」
攝影師的馬拉松
曾經參加過前幾屆奧運會的攝影記者說,自從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數碼技術取代膠片以來,這項職業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這之後再不需要人跑著把膠卷送到處理中心了。
現在,現場的攝影師從相機中取出存儲卡,把照片傳輸到筆記本電腦中,然後僅需要幾秒鐘就可以傳給編輯。
倫敦奧運會場館屋頂中的遠距離自動相機同樣增加了照片的數量和拍攝的角度,《體育畫報》需要快速瀏覽1萬張自行車比賽圖片,從中挑選出兩張發表。
英國《每日郵報》的攝影記者Andy Hooper已經參與了4屆奧運會的報導,他說攝影記者工作十分忙碌,他們沒有時間吃東西,而且常常是背痛難忍。
「奧運會是攝影師的馬拉松,」Hooper說,「這是難熬的兩週,而你還必須不斷工作。」
組織來自204個國家和地區的攝影師大軍的後勤工作,在奧運會開始前的數月甚至數年就開始籌備了。
路透社的圖片編輯Pawel Kopczynski說,幾年前就已經開始籌備在倫敦奧運會主要場館的屋頂安裝遠程自動相機,而這些相機需要在奧運會開幕前三週安裝完畢。
帶著安全頭盔,穿著保護裝備,Kopczynski爬到奧林匹克體育場中高60米的燈柱上安裝這些自動相機,幸好他並不恐高。
「這意味著我們要一直和這些相機保持連接,我們適時移動相機並調整參數,就能獲得最好的照片,」Kopczynski說。
「但是成功的關鍵並不是設備本身,而是你將它們放置在哪兒。你必須要從攝影記者的角度去解決這些問題。」
有潛水資格的攝影師負責每天安裝和移動水下相機。
那張曾為《體育畫報》攝影記者Heinz Kluetmeier贏得讚譽的圖片,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由一臺精心放置的水下相機拍攝下來的。那張照片記錄下了男子100米蝶泳決賽最後關頭菲爾普斯以0.01秒的優勢,領先於塞爾維亞選手查維奇(Milorad Cavic)觸壁的瞬間。
但是,最先進的裝備以及好運氣仍不足以讓攝影師戰勝對手。
曾經參加過8屆奧運會報導的路透社英國首席攝影記者DylanMartinez說,對攝影記者而言,在賽前對於比賽項目和運動員做足功課非常重要。
他舉例說,他在體操比賽的看台上認出了美國體操運動員道格拉斯(Gabby Douglas)的母親,因為他知道這位被稱為「飛翔的松鼠」體操冠軍如果表現出色就會衝向母親慶祝,所以他在最佳的位置做好準備,拍下了精彩的照片。
「奧運會並不僅僅是一個關於體育的故事。它也是新聞故事,做足功課才是王道,」Martinez說,「這項工作壓力很大,如果你失去一個精彩瞬間,會感到非常沮喪。」
一個「在對的事件出現在對的地點」的經典案例,是1998年日本長野冬奧會,《體育畫報》攝影師Carl Yarbrough在男子高山速降比賽中,爬著越過裁判,站在護欄後面拍攝奧地利名將赫爾曼·邁耶(Hermann Maier)的表現。
當奧地利人從高山滑下,突然身體失去了控制,Yarbrough迅速按下快門記錄下邁耶在空中旋轉下落的瞬間,直到邁耶幾乎就摔在他的身上。
「這不是運氣好,這意味著計畫,」曾報導過13屆奧運會的《體育畫報》攝影師Fine說,「如果將要發生什麽,而你恰巧在正確的位置,那麽你就會拍到好照片。」
路透社攝影記者MikeSegar在倫敦奧運會籃球比賽現場曾搶了個好位置,西班牙隊員費爾南德斯(Rudy Fernandez)身體失去控制衝出場外,就倒在Segar的膝蓋上頭部鮮血直流。而Segar一直扶著受傷的費爾南德斯直到醫務人員趕到,此時其他攝影師紛紛抓緊機會拍照。
「的確我的身份是一名記者,但是在那一刻我不再是了……在一個需要同情的瞬間,我做了我該做的,」關於這個意外,他在博客裡這樣寫道。
一兩步的差異可能就決定了攝影師位置的好壞,攝影師常常為爭搶好位置而發生摩擦。而為了緩解敵意,倫敦奧運會出臺了一條新的規定,禁止攝影師用包幾個小時佔著一個攝影位置。
然而為了搶奪地盤,攝影師們和人數更多的電視攝像人員之間的緊張關係仍在不斷加劇。
路透社全球體育圖片編輯GaryHershorn自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以來共報導過15屆夏季和冬季奧運會,他說,從根本上講,無論技術如何更新換代,攝影師的目標從未改變---為了偉大的圖片。
「在諸如奧運會這樣的大型賽事擔任攝影記者的最基本目的就是拍出最好的照片,這也就是它的全部。」Hershorn說。
那麽下一步是什麽呢?
「我想會是圖片從我們的相機上直接傳輸到你的手機上。」Fine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