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寨鼓樓(圖)

鼓樓是侗家人議事、休息和娛樂的場所。每逢節日,侗寨男女老幼便歡聚在鼓樓前"踩歌堂"或看侗戲。夏天,人們到鼓樓聊天乘涼;冬天,大家圍坐在火爐邊講故事。

侗族民間有"建寨先樓"之說。每個侗家至少有一座鼓樓,有的侗寨多達四五座。過去鼓樓都懸有一面牛皮長鼓,平時村寨裡如有重大事宜,就登樓擊鼓,召集群眾商議。有的地方發生火災匪盜,也擊鼓呼救。一個寨子擊鼓,其他寨子跟著相應。就這樣,一寨傳一寨,消息很快就傳到深山遠寨,鼓聲到的地方,人們都會聞聲趕來。因此,侗家人對鼓樓、長鼓特別喜愛。

侗寨鼓樓,外型像個多面體的寶塔。一般高20多米,大概是11層,全靠16根杉木柱支撐。樓心寬闊平坦,約10平方米左右,中間用石頭砌有大火堝,四周有木欄杆,設有長條凳,供歇息使用。樓的尖頂處筑有葫蘆或千年鶴,象徵寨子吉祥平安,樓檐角突出翅起,給人以琳麋雅緻,如飛似躍之感。

建於清初,距今有300年歷史的貴州從江增沖鼓樓為寶塔形,雙葫蘆頂,樓高25米,佔地面積160平方米。內有四大柱,每根直徑為0.8米,高15米,每柱之間距離為3.6米,構成高聳的錐形方架,為鼓樓的櫟梁骨幹部分。距內四大柱的外圍3米處,豎有8根高3.5米的支柱,將四大柱團團圍住,並以穿枋與內四柱相連,呈輻射形狀。再疊上數層,每層則用8根短瓜柱層層疊豎,依內四柱將穿枋逐層縮短,緊密銜接,豎到第11層。四大柱的上面即第11層的上面,另立有兩層八檐八角的傘頂寶塔,為鼓樓的頂部。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