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一本治理天下的奇書

《易經》:一部古書治天下

 2012-07-19 14:4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易經》是中國人智慧的寶藏,它不是一人所寫,也非成書於一個朝代,而是「歷更三聖」 千千萬萬中國人智慧的結晶。

《易經》和《詩經》、《書經》一樣,是中國傳統的「五經」之一,是中國文化的源頭。

它是以易學為核心的儒學、經學,曾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幹,其包含的哲理、事理和物理,令人嘆為觀止。幾千年來,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是無與倫比的。所以一部易學史,其實就是一部中國文化史。中國的思想文化、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都和《易經》有著密切的關係。

它反映了中國由弱到強的奮發精神,積累了中國從奴隸制到封建社會崛起的治國智慧,它是中國早期治國經驗的集大成。
一部《易經》治天下。

西周: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時代,就是以《易經》治天下的;漢代:漢武帝時代,董仲舒提出「獨尊儒術」,《易經》就成為儒家的元典、治國的經典;宋代:亞聖朱熹(皇帝的顧問)把《易經》作為理學的經典,科舉考試的必讀之書!易學成為了官方理朝治國的圭臬;明清:康熙、雍正、乾隆,同樣把《易經》奉為治國之寶。那麼,《易經》治國有哪些法寶呢?

(一)《易經》主張變革

我們大概不敢相信,三千年前的《易經》就會有這樣先進的思想,但這是千真萬確的,《易經》說:「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易經·革》)

湯武革命指成湯滅了夏,建立了殷商盛世,周武王滅了商紂,開創了西周盛世,中國歷史上這兩場革命,都是奴隸制向封建制社會的變革。

《易經》認為這兩場推翻舊制度的革命是順天意、合民意的,所以堅決支持和擁護,這充分證實了《易經》是支持社會變革、主張革命的。

《易經》的變革還主張改革,如說:「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易經·序卦》)

這就是破舊立新,因為鼎是權力的象徵,革鼎意味著改朝換代,推翻舊制度,重立新綱紀。這一先進革新思想是《論語》和孔子都無法相比的。

(二)《易經》強調以德治國,以德立人。如說:「君子以振民育德。」

《易經》尤其強調要任賢,古代有一段歷史說的是:商代武丁即位,想復興殷商,苦於無賢助,於是悶悶不樂,政事都交給太宰去處理。一天夜裡做了一個夢,得一聖人名說。次日他暗察宮中無一個是夢中之賢,於是派畫工去暗訪,終於在傅險這個地方找到了說。他作為刑奴在這裡當建築工人,武丁見了這個人,是夢中賢人,一跤談,果然如聖人,就把他封為宰相,殷商果然得治。於是給他起名傅說。這個故事充分反映出我國古代人任人唯賢的崇高思想境界。

(三)《易經》強調創新

創新是《易經》最突出的精神,即:「日新之謂盛德」(《易經·系辭》)。

《易經》主張變革、反對保守,這是《易經》治國最寶貴的經驗,因為沒有創新,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就沒有希望。只有創新才有發展。

(四)《易經》強調居安思危

《易經》提出:「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這就是說,要有憂患意識、危機意識。這對後世的憂國憂民思想有重大影響。

《易經》還說:「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辨之不早辨矣」。可見,早警惕、早察覺是居安思危的精髓

来源:大渡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