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樂話古箏(圖)

流行於民間,是群眾喜聞樂見的樂器。正如《戰國策·齊策》中一段話所述:「臨淄甚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筑,彈箏。」又如西漢桑弘羊《鹽鐵論·散不足篇》中所述「……往者,民間酒會,各以黨俗,彈箏鼓缶而已。」可見箏在民間流行的廣泛性。

箏發展到漢代已出現了轉調。《箏賦》中記有:「於是急弦促柱,變調改曲。」是採用移動箏柱來轉調的。十三弦箏,在隋代就已流行,隋文帝開皇雅樂中首見載有十三弦箏的使用。隋代箏的演奏中也用了移柱轉調的方法:「促調轉移柱」(王臺卿詩),「調宮商於促柱」(顧野王賦)。箏在唐代音樂中廣泛使用,如用於禮樂之雅樂中。

箏在宋代也流行較廣。宋陳煬《樂書·宋史·樂志》中記載:「本朝十三弦箏,然非雅部樂也。」

箏的演奏藝術進一步提高,明代已用十五弦箏。明代《敦煌實錄》云:「索函宗伯夷成善彈箏,悲歌能使喜者墮淚;改調易謳,能使戚者起舞,時人號曰:雍門周。」

清代的箏有了新的發展,值得重視的是,清代十四弦箏已用了七聲音階的定弦。另據記載,清康熙年間,曾有人用箏等四種樂器在宮廷合奏了康熙根據琴曲改編的「平沙落雁」。當時還有人用箏獨奏了變調「月風兒」。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箏逐漸流傳到全國不少地方,各自形成了不同的演奏風格和地方流派,如河南箏、山東箏、潮州箏、客家箏等。在延邊朝鮮自治州,箏又演變發展為伽揶琴。箏還流傳到朝鮮、日本、越南等國。

傳統箏曲據記載可查到漢代的《陌上桑》及民間流傳的《天下大同》、《寒鴉戲水》、《高山流水》、《出水蓮》、《錦上花》等。在民間流傳的有手抄二四譜記錄的箏曲,但是一直沒有正式的箏譜出版,直到1930年,才有梁在平先生編著的《擬箏譜》一書出版。

箏不僅用於獨奏,還在傳統民間器樂合奏和地方戲曲的伴奏佔有重要位置。如《弦索十三套》、《河南板頭曲》等廣東潮州音樂的傳統合奏中都有箏。在河南曲劇中,箏是不可缺少的主奏樂器之一。

近年來,箏的演奏藝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箏的改革也進行了多種實驗,製作了多種優質精美的箏(如四川箏、上海箏、蘇州箏);箏的轉調也進行了多方面的嘗試,已經改革了幾種轉調箏,這些轉調箏擴大了箏的表現力,使箏更便於參加合奏和伴奏。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