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貴揮刀自宮 中國方有希望
中共十八大前夕,報導中國高官權貴的腐敗醜聞,已經成為西方主流媒體的重點工作。中國權貴變成眾矢之的,不論尚在台上沒有安全著陸的舊人,還是即將上位的新貴,個個提心吊膽,生怕成為西方媒體的報導對象,問題是,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
繼《紐約時報》、《國際先驅論壇報》及彭博新聞網後,英國《金融時報》接力用一整版分析中國權貴如何利用政治影響力斂財。報導洋洋灑灑,指名道姓,稱中國上百個政治家族控制了全國絕大部分財富,從電訊、金融、電力到航空、珠寶,甚至連衛星都被大大小小的太子黨壟斷,外國公司要進入中國做生意,便必須與這些權貴家族合作。
觸目驚心的是,即使是那些極力為自己辯解,聲稱「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的高官,也被該報踢爆家族成員恃權搶劫,財富不可計數。有網民感嘆,今後即使仰望星空,恐怕看到的也是權貴們的衛星。當年國共內戰時,共產黨稱國民黨有蔣宋孔陳四大家族,如今共產黨又有多少大家族呢?
過去,面對這些鋪天蓋地的報導,中方一定會嚴正聲明西方媒體造謠或者刻意妖魔化,今次卻無人敢反駁。如果那些高官身正不怕影子歪,為何不出來反駁,或者訴諸法律,控告那些媒體妖言惑眾呢?其實,這些被點名之人個個膽怯心虛,生怕醜聞愈揭愈多,鬧到無法收拾,聲名掃地。再說,他們的財富大部分存在西方銀行,誰知道有一天會不會像陳水扁那樣東窗事發呢?
損公肥私 盡享特權
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財富的蛋糕愈做愈大,但卻高度集中在權貴家族手中,普通百姓連殘羹冷炙都難以分一杯。權貴家族利用特權化公為私,損公肥私,往往一夜暴富,對普通人來說難過登天的門檻,權貴子女卻能如履平地。
以私募股權投資為例,這種金融工具在中國被權貴當作點石成金的搖錢樹。在中國發展企業,一舉一動都與官府有密切關係,上市融資要證監會批准,拿項目要國家發改委批准,減稅要稅務局批准。有權有勢者利用特權入股企業,等到企業上市後,便合理合法地收穫豐碩的果實,幾年間就創造增長几十倍的神話。
權貴利益集團已成為中國發展的最大阻礙,按毛澤東的話來說,是「一群反動勢力」。他們不僅掌握政治權力,控制財富,而且掌握話語權,就連司法也對他們法外容情。中國司法打著與國際接軌的旗號,卻保障貪官的人權,使他們免於死刑。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的一幕不時在神州大地上演。
中國要想獲得新生,必須鏟除這些權貴利益集團,或者讓權貴利益集團揮刀自宮,還利於民,但權貴們願意嗎?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