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先「養心」
《內經》說,「夏三月,此為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這對我們整個夏季的養生很有指導意義。
天地萬物都有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運動和變化的規律。人們想健康長壽就應該很自然地「應天順時」,遵循這個規律。要不要爭取「天人和諧」?這是個觀念問題。如果不接受這個觀念,硬要與大自然「擰」著干,逞「英雄」,行不行呢?不行!因為「人」不管有多大本事,都無法改變「人體」的「自然屬性」。組成人體的60兆生命細胞從600萬年前由「猿」變成「人」的時候,就和萬物一樣也有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運動和變化的規律。儘管現代科技十分發達,可以局部改變人體的新陳代謝,但仍然沒有可能改變大多數人的生命法則。
在夏三月中,人體的新陳代謝也顯得非常旺盛。這本是好事,但如忽略了夏季養生要領,就可能變成壞事!夏天裡人的陽氣雖足,卻容易外泄;夏天晝長夜短,容易睡眠不足;夏天人們出汗多,容易脫液;夏天太熱,容易影響人的食慾;人們在夏天也容易因貪涼而染病……
那麼怎樣進行自我調節呢?《內經》說得好,應「夜臥早起(稍晚一點睡覺,是為了順應自然陰氣的不足;早些起床,是為了順應陽氣的充盛。睡眠不足可適當午睡),無厭於日,使志無怒(切勿因厭惡長日而心情煩躁,濫發脾氣),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要精神飽滿,成就夏季應有的秀美,並充分宣泄),若所愛在外(就像你面對所愛的對象,情志應充分外露而不需內藏)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這才是適應夏天的氣候,保護長養之氣的方法)」。妙就妙在:通篇講的是「氣」。夏季養生的關鍵是使人「無怒」,「氣旺」可充分地、正常地「宣泄」,但不能「亂」。心情煩躁就是「亂」,就是「逆」,就會使「神志」受傷,如秋天生瘧疾即由此而來。
夏季養生營養原則
1、要補充水和無機鹽:當機體大量出汗或體溫過高時,不但體內水分不足,而且還會流失大量的鈉、鉀;而缺鈉可引起嚴重缺水,所以要補充水分和無機鹽。水分的補充最好是少量、多次,這樣可使機體排汗減慢,減少人體水分蒸發量。
2、要補充維生素:這是因為熱環境下維生素代謝增加,此外,汗液排出水溶性維生素增多,尤其是維生素C,此外汗液中還有維生素B1及B2。因此,在夏天人體維生素需要量比普通標準要高一倍或一倍以上,大劑量維生素B1、B2、維生素C乃至維生素A,對提高耐熱能力和體力有一定的作用。
3、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這是因為高溫條件下,人體組織蛋白分解增加,尿中肌苷和汗氮排出增多,從而引起負氮平衡。因此,蛋白質的攝取量應在平常的基礎上增加10%∼15%,每天的供給量須達100克左右,並注意補充賴氨酸。
4、夏季飲食調養,除了要注意補充一些營養外,還必須多吃一些能夠清熱、利濕的食物。
夏天,一方面可在客觀上利用飲食起居的調攝而保健(這在雜誌上已有許多宣傳),另一方面則不可忽視主觀上的調息靜心。到了夏天,不妨有意作一些可以使人心曠神怡的活動:適當地晨練,適當地娛樂,適當地避暑休養,適當地男歡女愛……
總之,入夏之時,養「心」為上,養「心」為先,一份愉快的心情勝過十劑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