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圖片/看中國配圖
伊朗核問題最新一輪國際談判陷入僵局之後,多名美國專家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伊朗已經加快濃縮鈾生產步伐,其目前擁有的核燃料庫存足以在四個月內造出原子彈。有些專家甚至更具體地預測,從現在起到年底之前,伊朗隨時都可以將低純度濃縮鈾轉化成高純度濃縮鈾,並在「八天之內」製造出伊朗第一顆原子彈。
有關伊朗有足夠核原料製造原子彈的說法,近兩年就已有所傳聞。但這次,是多名美國戰略問題專家6月20日共同在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作出陳述。早在今年年初,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就已經警告說,如果國際社會聽任伊朗發展核武,「不出一年」伊朗就會擁有足夠的濃縮鈾製造出原子彈,這是美國絕不允許德黑蘭逾越的「紅線」。今年2月,以色列軍情局局長柯查威也認為,如果伊朗決定製造核武器,那麼不出一年時間就可製造4枚核彈頭。
在6月20日的聽證會上,美國「科學與國際安全研究院」(ISIS)和華盛頓「兩黨政策中心」(Bipartisan Policy Center)兩大智庫的專家都認為,伊朗暗中加快濃縮鈾生產步伐,離達到生產原子彈的目標已經不遠了。也就是說,這幾年伊朗一方面拖延談判時間,一方面加快濃縮鈾生產,想趕在時間之前,在特定時候製造出既成事實,生產出原子彈。
據外界所知,伊朗至少有四個核設施基地,其中兩個屬於重點核子基地,皆設在地下,而且近年一直在加深加固,並且高速運轉。這兩個非常神秘的核子基地,一個是位於伊朗中部心臟地帶的納坦茨(Natanz)地下核工廠,另一個是位於庫姆附近深山中的福爾多(Fordo)地下核工廠。
華盛頓兩黨政策中心研究員史蒂芬•雷德馬克(Stephen Rademaker)在20日的聽證會上告訴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雖然2009年伊朗核設施的離心機因破壞力極強的震網病毒(Stuxnet)網路攻擊遭到重創,但3年來伊朗的核燃料生產一直沒有停止,反而速度加快。據他說,伊朗這兩個重點核工廠共有9000多部離心機在運轉,每個月生產158公斤純度3.5%的濃縮鈾,速度比遭受網路攻擊前快了三倍。
史蒂芬•雷德馬克還援引國際原子能機構資料指出,伊朗已經生產出3345公斤純度為3.5%的濃縮鈾,如果將這些濃縮鈾再提煉成高純度核燃料,那麼伊朗現有的鈾庫存量就足以打造兩顆原子彈了。史蒂芬•雷德馬克認為,按伊朗現有濃縮鈾庫存量推算,「最少35天,最多106天,伊朗就可以擁有足夠的核燃料製造出原子彈來」。
美國「科學與國際安全研究院」院長大衛•奧爾布賴特(David Albright)也持類似看法。他在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上說,伊朗最快一個月,最遲4個月,就可獲得足夠製造原子彈的濃縮鈾。
以上分析並非只是專家之言,美國情報部門也得出同樣的結論。據美國情報部門分析,伊朗現在的問題不是有沒有能力製造核武器,而是決策高層內部在核武問題上仍有分歧。伊朗一直在生產濃縮鈾,但因高層內部存在分歧,至今未作出製造核武器的決定。但是,只要伊朗高層作出決定,4個月內就可製造出原子彈。
據專家解釋,濃縮鈾要達到製造原子彈的技術標準,鈾235須提煉到接近90%的純度。但按國際規章規定的門檻,濃縮鈾純度達到20%,即視為可用於軍事目的。所以,在「5+1」與伊朗的國際談判中,國際社會一直要求伊朗關閉其核子工廠,停止生產純度20%的濃縮鈾,建議德黑蘭將其庫存的濃縮鈾運出國外,與有關國家交換其民用核計畫所需核燃料,從而消釋各方對德黑蘭製造核武器的疑慮。
美國一直懷疑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為藉口秘密研發核武器,並且宣稱不排除武力對策,但到目前為止,美國在伊朗核問題上一直傾向於採取經濟制裁及外交途徑解決問題優先的政策。
現供職於華盛頓「兩黨政策中心」的美國前參議員查克•羅伯(Chuck Robb)認為,時至今日,伊朗發展到有能力製造原子彈,美國多少有一定的過失。針對伊朗的核武野心,美國過去沒有對德黑蘭採取足夠的軍事威懾,以至於聽任事情走到今天這一步。像伊朗這樣的國家,沒有武力威懾,就不足以制止其野心。查克•羅伯說:「只有採取有效的武力威懾,再加上外交和制裁,才是維護和平的最佳方式。」
談判再陷僵局
大約兩週前,伊核問題六國(即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稱為「5+1」)新一輪談判6月18日在莫斯科舉行。這次莫斯科會談是伊核談判僵持15個月後,今年以來六國與伊朗的第三次核問題對話,談判焦點仍然是伊朗鈾濃縮議題。但是兩天會議沒有取得進展,會議剛一結束,談判就再度陷入僵局。
在莫斯科兩天會議期間,代表六國與伊朗進行談判的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阿什頓,先後與伊朗首席談判代表賈利利舉行了三次密集會談,均未能消除雙方分歧。據西方外交官透露,談判再陷僵局的主要原因是伊朗拒絕將其有爭議的核子工廠列入國際核查項目。在莫斯科會議上,六國重申了此前在巴格達會談期間提出的要求,即伊朗停止生產純度為20%的濃縮鈾,關閉福爾多地下核工廠,並將所庫存的純度為20%的濃縮鈾運出伊朗,換取外部國家向伊朗提供其所需的民用核燃料。
莫斯科談判雖然沒有完全破裂,但西方國家提出的上述建議都遭到了伊朗的再次拒絕。伊朗首席談判代表賈利利在會談期間重申,要想伊朗坐下來談判,首先得承認伊朗擁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賈利利說,這是伊朗重返談判桌的先決條件。賈利利表示,根據《核不擴散條約》,伊朗應該擁有開發核能的權利,任何西方國家無權阻止伊朗和平利用核能。賈利利還說,針對伊朗的制裁是非法的,必須取消。
但是出席會議的美國副國務卿舍曼表示,德黑蘭在要求西方承認其擁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之前,必須採取切實行動來打消國際社會對其核計畫的顧慮,所以現在來討論伊朗有沒有和平利用核能權利,是沒有意義的。
鑒於雙方分歧嚴重,莫斯科會談最後只商定,7月3日在伊斯坦布爾舉行專家層級的新一輪會談。
據賈利利說,莫斯科談判雖然沒有進展,但各方還是達成一項共識,同意伊朗方面提出的一條建議,即在舉行任何有意義的對話之前,應首先解決技術層面的問題。賈利利表示,伊朗已準備好7月3日在伊斯坦布爾舉行的下一輪專家級會談中採取理性和務實的談判姿態。賈利利希望在伊斯坦布爾專家會後,六國與伊朗能確定下一輪談判的日期。
至於六國方面的立場,似乎也要看7月3日伊斯坦布爾專家會談的結果而定。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阿什頓表示,等專家會談結束後,六國將根據專家通報的會談結果,決定是否有必要再度與伊朗會談。
但是許多分析人士認為,伊斯坦布爾專家會議雖然給談判留下一扇敞開的大門,但鑒於雙方分歧依然巨大,解決伊核問題短期內恐怕難有突破。一旦最終破裂,西方國家將對伊朗實施更多的制裁,而有關武力打擊伊朗核設施的言論也會再度浮出水面。
歐美聯手同步實施對伊石油禁運令
經歷今年初以來分別在伊斯坦布爾、巴格達和莫斯科的三輪無結果談判之後,西方雖然接受伊朗建議舉行專家級新一輪會談,但無意推遲對伊朗制裁。美歐對伊實行石油禁運的新一波制裁措施將如期從7月1日起實施。
據歐盟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高級官員說,從7月1日開始,歐盟將全面停止從伊朗進口石油,所有涉及伊朗石油的運輸合同也將全部暫停。歐盟對伊石油禁運令,是今年1月23日宣布的,凡在這一日期之前與伊朗簽訂的石油供應合同,將一律停止執行。歐盟方面認為,這一石油禁運令將是迄今為止對伊制裁「最有效的措施」;而且美國也將同步實施類似的對伊石油禁運令。歐盟期待這項禁運令將對伊朗構成巨大壓力,迫使德黑蘭在核子問題談判上做出實質性的讓步。
截至目前為止,歐盟從伊朗進口的石油約佔伊朗原油出口總量的20%(約每日60萬桶)。歐洲一些大牌石油公司如「殼牌」(Shell)和「道達爾」(Total)公司,都已經停止購買伊朗石油。歐盟一些國家如西班牙和希臘,從今年4月起就已停止進口伊朗石油,其他歐盟成員國也將在對伊石油禁運令生效後跟進。美國也已對本國石油企業發出警告,凡在禁運令生效後仍與伊朗做石油生意的公司,將受到懲罰。外界估計,這次歐美聯手同步實施對伊石油禁運令,將迫使國際石油買家大幅減少對伊朗原油的進口,這對伊朗的石油出口將是一個沈重的打擊。
那麼,亞洲的情況怎麼樣呢?亞洲一直是伊朗石油的大買主,進口量佔伊朗石油出口70%。但最近兩個月,亞洲石油買家也不同程度減少了伊朗石油進口量。伊朗的第二大石油客戶印度,宣布今年進口量減少11%;伊朗的第三大石油買家韓國,今年的石油進口量也減少了40%;而伊朗的第四大石油客戶日本,4月份的伊朗石油進口量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5%。只有中國是個例外,年初進口量稍有下跌,隨後又持續上升。
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統計數據,最近6個月以來,伊朗的原油出口已經銳減40%,出口量下降到每日150萬桶;估計今年下半年伊朗的原油出口還會繼續下跌。據在德黑蘭的觀察家們分析,為應對歐美對伊石油禁運令,伊朗已經提前將部分庫存原油裝船儲運,估計業已裝船儲運的原油多達420萬桶,庶幾可避免大幅減少原油產量。
但德黑蘭官方否認上述消息,稱伊朗原油產量不僅沒有下跌,還上升到接近日產380萬桶;出口量也維持在每日210萬桶。伊朗石油部長魯斯坦•卡薩米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還表示:「伊朗的石油出口量並未大幅下跌。」面對歐美對伊石油禁運令即將於7月1日同步生效,德黑蘭指責歐美的做法違背了伊朗同「5+1」六國達成的協議。伊朗外交部6月26日警告說,歐美針對伊朗國家利益採取打擊措施,只能暴露出它們敵視伊朗的意圖,這種做法勢必給未來的伊核談判帶來「負面影響」。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