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解約記者揭南華早報「審查新聞」細節(組圖)


2012年6月21日《南華早報》香港辦公室外遭到各界人士抗議審查新聞。

【看中國記者張佑宇綜合報導】擁有百年歷史的香港英文報紙《南華早報》近來因報導淡化李旺陽死亡事件遭到港人抗議引起關注。具23年內地採訪經驗、屢獲人權新聞獎的《南華早報》駐京記者慕亦仁(Paul Mooney)上月不獲續約離開該報。日前,慕亦仁在發表的自述文章中,談到他離開的原因,以及新任總編輯王向偉如何「過濾」新聞稿件的一些細節。

慕亦仁在自述文章中提到,在接到王向偉通知合約5月期滿不再續約的前七個月的時間裏,王幾乎不讓他寫任何跟中國有關的文章,除了一篇關於熊貓,和一篇關於愛滋病感染受害者的賠償。他表示主要原因,是因為自己報導題材敏感所以未獲續約。

其中,他詳述了有關他對中國人權律師高智晟報導的一些細節。


慕亦仁說他是第二個見到高智晟的外國記者

慕亦仁在7個多月前(2011年11月)利用假期去美國看望了高智晟的妻子耿和。兩人在高速公路旁的Burger King餐廳裡見了面,訪談約三個小時。「她告訴了我很多她和兒女在東南亞雨林中連夜逃亡的細節,其中許多事實從未被報導過。」(此前,耿和帶著兩個年幼的兒女逃出了被中國國保人員嚴密看守的北京的家,一路逃到泰國,最終到達美國獲得政治庇護。)

「說到國保人員如何折磨她丈夫的時候她哭了,但當她歷數她丈夫是如何以律師的身份為社會做出貢獻的時候,她又微笑起來。講到她帶著孩子在美國所遇到的困難時,她還是忍不住流淚。她丈夫仍然在北京被殘酷折磨和長期「被失蹤」,她的兩個孩子為此承受了巨大的衝擊。」

一位編輯表示對這篇報導頗感興趣。但一天還沒過他就告訴慕亦仁,說王向偉(註:當時王任南華早報主管中國報導的副總編輯)駁回了這篇文章。而王沒有給出任何解釋。

「在高智晟律師短暫脫離「被失蹤」狀態期間,我是第二個見到他的外國記者。當時,總編輯Reg Chua和副總編David Lague為了這個選題跟王激烈地爭論了一番。總編和副總編希望這篇報導能上頭版,王卻認為它該被夾在內頁裡。最後他們相互妥協了:在被輕微刪改之後,這篇報導被放入了內頁。高智晟顯然是王不希望報導的對象之一。」

香港英文報刊整體前景堪憂

慕亦仁提到,從去年中國政府出手迫害人權律師和其他異見人士開始,許多人都被套上黑頭套、塞進車裡然後被押到某個不為人知的地方遭受酷刑。「我親眼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恐嚇和由此帶來的痛楚,我覺得這標識了一種新的使人恐懼的社會趨勢。」他在當時副總編David Lague的認同下,完成了整篇報導。「但稿子在中國新聞組壓了三個月沒有發出——後來我發現這是王想讓一篇報導的時效性減弱常用的手法。我寫郵件向David Lague詢問,他無奈辯解說,他已經沒有以前那麼大的職權了。《異見人士的沉默》(Silence of the Dissidents)三個月後發表了,我憑藉這篇中國新聞編輯組想斃掉的稿子拿了兩個獎。」

慕亦仁說,在前總編輯和前副總編還在報社任職的時候,這兩位資深記者總為了新聞與王向偉和來自馬來西亞的報社老闆郭鶴年的女兒爭執。而老闆總是站在王的那邊。有內部人士說,郭一直以來「寵愛」王,因為相信他在大陸有影響力。

「我不是第一個被踢出報社的外國記者。在我之前,一長串經驗豐富的外國記者被王不予續聘。現在已經沒有外國記者在《南華早報》中國新聞版供職了。」

慕亦仁被以預算問題為由停止工作續約,但在此之後,《南華早報》在北京找了數名新的記者。慕亦仁認為,《南華早報》失去了公信力和士氣,正一步步走向衰落。香港英文報刊的整體前景堪憂。

BBC中文網報導,先前擔任《南華早報》中國部主任、同時也是吉林省政協委員的王向偉,被指為是該報的「新聞審查官」。不過,慕亦仁亦表示,審查壓力也有可能是來自該報的東主。

本文留言

作者張佑宇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