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家冰窖 陰曆五月開始供冰(圖)

在景山公園西門至北海公園東門之間,有一條東西走向的古老的陟山門街。從陟山門街中段往北一拐,就是雪池胡同。在清朝,這裡有六座皇家冰窖,如今還殘存兩座。雪池胡同,也是因冰窖而得名。

近三千年前的《詩經》中,就有「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於凌陰,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韮」的詩句,是說遠在周朝時,人們於臘月採冰,正月往冰窖存冰,二月取出冰來,冰鎮著羊羔肉和韮菜上供祭神。古人頻繁地舉行祭神祭祖儀式,祭獻的供品,一定要清潔新鮮,否則就是不敬。祭獻之後,還要把祭肉分給親貴們吃,說是能得福佑,叫做「散胙」。所以,祭祀的供品要用冰鎮保鮮。夏季,權貴們也用冰來防暑降溫、製作冷飲及食品保鮮。

據《大清會典》記載,清朝在京城共分四處設冰窖18座,統由工部都水司掌管,共儲冰20.57萬塊,每塊冰一尺五寸見方,重量約80公斤。這些冰窖有磚窖、土窖之分,所儲之冰因取自水源不同,冰質也有高下之別。

磚窖,是用石材和城磚砌成,屬於磚窖的,有故宮內隆宗門西的五座,儲冰2.5萬塊;德勝門外冰窖三座,儲冰2.67萬塊;雪池胡同六座,儲冰5.4萬塊。磚窖的冰用於壇、廟祭祀及宮廷生活。

土窖,是挖土坑,筑土牆,上蓋蘆席棚頂,保溫和保潔效果次於磚窖。屬於土窖的有德勝門外冰窖兩座,儲冰4萬塊;正陽門外兩座,儲冰6萬塊。土窖的冰用於各官府衙門。對官員們按等級發給冰票,憑票去冰窖領取。

清朝的工部都水司有採冰差役定員120名,每年冬至後半個月開始在故宮護城河、北海、御河等處採冰,人手不足還要加雇短工。由官家提供皮襖、皮褲、專用的「草靰鞡鞋」和長統皮手套。在河湖封凍之前,還要先「涮河」,即撈去水草雜物,開上游閘門放水沖刷,再關下游閘門蓄水。開採前還要由工部派官員祭祀河神。採過冰的水面待再次封凍後,還可以再採。一個冬季可以重複採冰「三茬」到「四茬」。採得之冰,由沒技術的短工運至冰窖,再由有技術的差役碼放,要由冰窖最裡邊碼起,一直碼到窖頂,然後封門待夏天取用。清朝對供冰時間也有規定,從陰曆五月初一起,至七月三十止。

在清朝,對用冰也有嚴格的等級規定。工部都水司所轄18座冰窖,統稱「官窖」,特供宮廷和官府用冰。此外還有「府窖」,是特許一些王府可以自辦冰窖,以供王府用冰。例如在地安門外白米斜街冰窖胡同(現名白米北巷)的冰窖,就是屬於恭王府的「府窖」。民間不准擅自經營冰窖。由於夏季賣冰獲利頗豐,每百斤冰售價5兩銀子,所以清末也有商人承包王府冰窖經營的,但要給王府上交很高的承包費。進入民國時期,官禁取消,北京陸續出現了很多民營冰窖。

金易先生所著《宮女談往錄》書中,宮女何氏對慈禧太后夏日在頤和園消暑有這樣的敘述:「宮裡頭出名的是零碎小吃,秋冬的蜜餞、果脯,夏天的‘甜碗子’。‘甜碗子’是消暑小吃,……把新採上來的果藕芽切成薄片,用甜瓜裡面的瓤,把籽去掉和果藕配在一起,用冰鎮了吃。……把青胡桃砸開,把裡頭的帶澀的一層嫩皮剝去,澆上葡萄汁,冰鎮了吃。」由此可見清宮夏季用冰之一斑。

另據慈禧的侄孫、曾於1900年隨從護衛慈禧為躲避八國聯軍逃到西安的葉赫那拉·岳超寫於1962年的回憶文章《庚子———辛醜隨鑾紀實》說:「辛醜在陜度夏,慈禧要吃冰鎮酸梅湯,關中天氣溫熱,向無存冰,御膳房計無所出。有當地人建議,謂距長安城西南百餘里之太白山,……山中有一岩洞,深邃陰涼,內有千年不化之冰。因命地方官每日派人赴太白山運冰,供御膳房用。」

金受申先生寫於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老北京的生活》中說,「城內冰窖以雪池冰窖為最潔淨,……所藏冰塊,是由北海伐取,經陟山門運出。」說的就是雪池胡同的冰窖。

今天的雪池胡同還殘存著兩座冰窖,一座已廢棄了,內外堆著垃圾雜物,另一座是用於北海公園職工存放自行車的存車處。這座用石材和城磚砌成的磚窖,雖然已經殘破不堪,但基本上還保持著原狀。冰窖是半地下式的建築,從外面看,很像一座巨大而低矮的老屋。地上部分邊牆長約20米,牆高只有2米,山牆寬約10米,山尖最高處約4米,屋頂是「人」字形起脊雙坡,上覆黃色琉璃瓦,是皇家建築的標誌。兩端山牆上均開有寬1米、高2米的拱門,有台階通往窖底。內部是城磚起券拱頂,像個大城門洞,沒有樑柱。牆體和拱頂與屋瓦間的夯土都很厚,看來密封隔熱性能很好。一直到「辛亥革命」之後,溥儀在故宮中做「關門小皇帝」時,雪池冰窖還繼續向宮中供冰,延續了好幾年。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