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燦性醜聞詭譎 騰訊發文點名宋祖英(圖)
作者陳思敏6月10日發表文章道,沉寂半年的湯燦涉貪傳聞,日前升級推出被判15年的更新版。就在眾網友紛紛猜測流言是真是假時,騰訊網曝《什麼支撐了「民歌天后」》的罕見發文,實在很亮點,也引讀者的共鳴。尤其「民歌天后,就是以公權為雨露澆灌而成」的文章總結,讓不少網友在轉載的時候,乾脆直接點名宋祖英和湯燦。
陳思敏寫道,文章提出,時下的民歌,並非中國傳統的民族和民間歌曲,而是官方文藝的愛國歌曲。而所謂的天後,都有體制內身份,且清一色部隊編製。文章也分析,民歌天后的人與歌是毫無市場競爭力的「千人一嗓、千歌一面」,全靠體制為表演搭舞臺,為歌手撐場面。文章還揭露,搶登如百年歷史的維也納金色大廳等國際舞臺,就等於征服全世界的民歌天后,事實上是撒錢鍍金。文章更認為,民歌手與公權力瓜葛不清的曖昧行為,是社會深層的弊端,也是民歌藝術的墮落。
嚴肅文章,以桃色醜聞引言,給人無限想像空間。然而女星與官員雖然往來甚密,但卻從來都不是秘密。看法有所不同的是,時下民歌並無傳統內涵,更絕非愛國歌曲。調調一律,歌詞雷同的「領袖英明、社會和諧、黨愛人民、軍民相親」,充其量只是黨的洗腦歌、催眠曲。而且各部隊的文工團,各地方的政工文藝團,多已變相為女星與貪官的權色交換之地。不論水準如何,花錢力捧就是。有最早民歌天后、新民歌天后、最新民歌天后、時尚民歌天后、新生代民歌天后,反正每個人都是天後的通通有獎。以如此形式操縱的聲色演出,流露的儘是醜惡的黨文化,哪來的民歌藝術?奢談什麼民間傳承?想想看,如果不是拿納稅人的錢豢養一批將軍級歌手,再濫花公款將她們行銷世界,否則這些錢可以用來造福多少國內窮鄉貧村的失學兒童?
自從被指涉貪後就人間蒸發的湯燦,僅由助理回應外界追問:「在北京好好的,目前很忙。」但已經大半年毫無任何公開行程及活動的她,在忙什麼?至於謠言如何處理?助理說:「還不到時候,日後會統一回應」。除了涉貪,湯燦還被影射為「一對多」的公共情婦,面對這麼嚴重的名節傷害,何能如此淡定?何況,現身就是最好的闢謠。不費時不費力,人在北京的她,為什麼不出來走一走?
更詭譎的是,涉及貪腐及性醜聞的湯燦官拜大校軍銜,卻完全不見「有關單位」的澄清。而湯燦的問題很單純,若是性交易,嫖客在哪裡?就如同被判無期徒刑的賴昌星,除了走私罪,還有一個行賄罪。但在全篇判決文中,一字不見64名(又一巧合數字)收賄官員的名字。而沒有行賄對象,行賄罪名要如何成立?
賴昌星都已歸案,64人還要躲嗎?湯燦真有權色交易,色官又是誰?國家的法律尊嚴和司法正義,不就是要對犯罪份子及貪官污吏勿枉勿縱,以贏回民心嗎?是因為賴昌星賄賂的人絕非十三級以下的官員,而副師級官階的湯燦,穿梭往來的也非泛泛之輩,而最大關鍵是這些人還在位,所以不能說,不可說?或者根本就是無法
附騰訊文章:《民歌天后,就是以公權為雨露澆灌而成》
繼去年12月後,被譽為「中國時尚民歌天后」的湯燦再次陷入接受中紀委調查的流言中:認證微博主宗麟昨天爆料稱,湯燦因涉嫌貪污被判15年。對於這條流言,湯燦助理接受電話連線時已經一再強調:假的!
對於這些流言,我們不可輕信,更不應該在沒有確鑿根據的情況下去隨意詆毀一位女歌手的名聲。
不過拋開這些桃色新聞,嚴肅的探討一下民歌手與公權力的關係,還是很有意義的。
民歌本來可以指代民族歌曲和民間歌曲。民族歌曲指那些有本民族特色的歌曲;民間歌曲指底層社會傳唱的歌曲。
但是現在無論是民族歌曲還是民間歌曲,都有了一個新名稱——原生態歌曲。所以「民歌」二字現在基本上就是指代民族唱法歌曲。
美聲唱法,義大利文為BelCanto,意思是美好的歌唱。主要是指17世紀產生於義大利的一種演唱風格及歌唱方法。美聲唱法要求歌唱的發聲自然,聲音宏亮,音色美妙清純,有適當的共鳴和圓潤的連貫音,特重的起音法,巧妙的滑音,穩定的持續音,有規律的漸強、漸弱以及裝飾音等,其目的是要使旋律演唱得更華麗、更靈活、更圓潤、更富有光彩,音高更為準確,聲音更具有穿透力。
而我國傳統的民間歌曲基本上是運用純真聲(民間稱大嗓)演唱,這種聲音由於唿吸較淺,共鳴較少,因而顯得不夠柔美圓潤。
現在的民族唱法顯然更接近美聲唱法而非大嗓唱法。舉個例子,曾經流行於晉西北和陝北地區的一首情歌叫做《芝麻油》:「芝麻油,白菜心,要吃豆角抽筋筋,三天不見想死個人,唿兒嗨喲,只有我的三哥哥親」。這就是用大嗓唱的歌。而這首情歌後來演變改編成了《東方紅》,一般是一個女高音領著合唱團演唱。
《芝麻油》這類民間歌曲或民族歌曲,無論是曲調還是歌詞,都與官方需要的莊重、華麗、頌揚不相容。所以經過改造,一種集合民間歌曲或民族歌曲的風格、西洋美聲的發聲方法、歌頌式的辭藻為一體的民族唱法歌曲誕生了,並越來越成體系。這種歌曲主要服務於官方宣傳和演出,也被叫做愛國歌曲。
樂壇關注度最高的歌曲排行榜統計結果顯示,2011年20期前十名、共兩百首歌曲中,愛情歌曲佔93%,公益歌曲、勵志歌曲佔7%,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歌曲一首都沒有。
著名民歌演唱家譚晶曾在今年兩會期間對此現象表示痛心疾首。
翻開湯燦的音樂專輯,發現歌名多為《家鄉美》、《祝福祖國》、《紅紅的日子》、《幸福萬年長》之類,這些歌名本身就區分度不高,再聽旋律,感覺也很熟悉,歌詞就更是千篇一律。A著名民歌手和B著名民歌手的音樂專輯聽下來似乎沒覺得有區別。
民歌的創新嚴重不足,「千歌一面」、「千人一嗓」是人們對民歌界的共同認識。
首先是歌詞創新不足。基本是祖國繁榮領袖英明民族團結社會和諧軍民相親。也許歌頌式的辭藻只有這麼些,前人用完了,後人也找不到別的了。
其次是旋律單一。為什麼這些歌聽著調調都一樣?是否對於創作者來說,求穩勝於求新?「學院派」民歌演唱家方瓊說:現在很多所謂創作歌曲,沒有按照心靈的需要來創作,而是按照所謂的主題來寫,有些人批量生產了不少應景曲目,到了什麼節日就拿出來,結果是晚會越做越豪華,膾炙人口的歌曲越來越少。現在很多歌手無思考、無個性,只一味模仿成功者,模仿她們的聲線、服裝、颱風等,於是出現了一批小宋祖英、小張也,民歌演唱變成了「拷貝不走樣」。一些導演挑選演唱者時要顧及平衡,導致出現「八個人唱一首歌」的奇特景象。
在許多中國人眼中,近140年歷史的維也納金色大廳有著金色的光環,不少宣傳更是稱其為音樂界的「權威象徵」,認為只有世界一流的歌唱家、一流的樂團、一流的指揮家才會出現在那裡,而且覺得那裡的觀眾最挑剔,把一些中國藝術家在那裡的表演說成是去挑戰、去征服。因此,中國的民歌手頻頻出現在金色大廳,頗給人「國外掀起中國民歌熱」的感覺。
然而真相是,金色大廳場地可以租,給錢就能演;中國的許多演出只為鍍金或是由官方安排的文化交流,過多依賴贈票。
在百度「民歌吧」裡,一位吧友發帖感嘆「歌廳搖滾最吃香,搞笑歌手、通俗歌手比較普遍」,問「民歌手出路在哪」,跟帖有人回應:「國家不會讓京劇太沒落,更不會讓民歌太沒落!」。
民歌要依靠「國家」才能維繫,這的確是現實。各種官方演出依舊給民歌提供了不小的空間。以最受國人矚目的央視春晚為例,每年都要安排不少民歌曲目,尤其要給一位女民歌手的領軍人物和一位男民歌手的領軍人物各安排一次獨唱。
著名民歌手即便早就沒有生存發展問題,也要保留或謀求一個體制內編製、特別是部隊編製
好的民歌手,幾乎全有體制內身份;而頂尖的民歌手,幾乎清一色的屬於部隊編製。以湯燦為例,她本就是東方歌舞團(國家歌舞團)的演員,在「成名成家」後,於2010年加入戰友文工團取得了大校軍銜。本來已經在市場上很吃得開,卻要給自己加上一套軍職的束縛,原因何在?
雖然普通的民歌手在問「出路何在」,但是民歌「大碗」卻在官方和商業兩種演出中都很受歡迎。著名的民歌手出場費並不比一線流行歌手更低。為什麼「千人一嗓」、根本打不進排行榜的歌曲,也會被商業演出親睞呢?其實也很好理解——關鍵不在歌,在人。請一個將軍或大校演員、請一個主要給國家領導人演出的演員來給自己表演,多有面子。
如果說「流行天後」是以民眾為土壤滋養而成,那麼「民歌天后」就是以公權為雨露澆灌而成。
大陸網友評論:
帥哥:中國民歌猶如浩瀚大海,遠沒到枯竭的程度。只是民歌一跟政治湊上邊,離···就不遠了
滄海浮云:唱功很一般嘛,換氣都聽得到。唱了兩首破歌就是「天後」,誰給它封的?
大地之子:吹鼓手一類的藝術家、作家、歌星大量氾濫,體制下的弊病毒害整個社會!!!
海外網友評論:
該文直搗黃龍啊!明擺著觸宋江的霉頭嘛!
'妹子要過河,哪個來推我嘛?','賊民來推你摟'。穿軍裝是因為它們都是'戰鬥英雄'。
唱歌將軍。。。共產的特色
官妓,歌伎,宋朝就有。
宋將軍耒美國平民買不到票的。由中領館統一給愛共僑團,再給愛共馬屁精去搖旗吶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