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一官辦小學禁粵語交談

廣州再掀捍衛粵語浪潮,一間官辦小學近日禁止師生在校園以粵語交談,違規學生會被扣分或受罰。學生家長指校長曾說粵語低素質,認為是歧視粵語。校長否認針對粵語,解釋指校規屬提醒而非強制。事件亦引起網民極大反應。

兒子在冼村小學讀小二的冼先生,週二接受本臺記者訪問時指,校方近日下達通告,禁止師生用粵語溝通,學生講粵語會被扣分,教師就會被全校通報批評,他兒子就因為在課餘休息時用粵語與同學溝通,結果被罰寫字,家長們均已多次向校方反映不滿。

他說: 「他返來話被老師罰寫字,都無理由的,當地人肯定是說廣州話,為何一定要說普通話,上課用普通話的話,我們都不會反對,但課餘不准說白話,怎講得通呢,我們是本地人,一定要講番白話的。」

冼先生指,有家長曾向老師查問為何突然作這個安排,從老師處獲悉因校長認為講粵語的都是低素質的,所以講粵語的學生都被進行嚴厲教育,有關校規近日被媒體曝光後,校長鄭惠否認有此說法,令家長感到十分氣憤。

校長還解釋指,校規確實規定師生在校園內必須講普通話,但並非單單針對粵語,是對所有地方的方言,但冼先生認為,規矩荒謬,批評校方對方言一刀切的做法,有違教育者的初衷,應以鼓勵多說而並非強制執行。

校長鄭惠接受本臺記者訪問時,否認曾說過講粵語是低素質的言論,她解釋指,校規是規定學生在校期間、老師在教學實踐和教學活動中,都不得使用任何漢語方言,提醒他們多說普通話而已,不存在違反教學政策。

她說: 「我沒有說過這句話,校規以提醒為主,是政策所容許的,我們校內很多學生不單來自廣州,部分亦來自各地,孩子們日後仍要走出廣州,走到中國各地去,若他們祇接受廣州話這種語言的話,那不是限制了他們日後的發展嗎?」

鄭惠指,扣分或被通布批評等做法祇是阻嚇而已,並不會真正執行。

至於校長做法是否有違教育政策,天河區教育局辦公室工作人員李先生向記者指,當局自2000年鼓勵各中小學推廣普通話作教學語言,但不會禁止師生在校園內說粵語或方言,他們語委辦的領導週一已到該小學瞭解,認為是一場誤會而已,已要求校方盡快公開澄清事件。

他說: 「政策無禁止師生說方言的,祇要不是在課堂上,研集或集會期間,即課餘期間,學生及老師是絕對可以說任何方言的。」

前年曾參與捍衛粵語行動的廣州網民余先生指,現時冼村小學的做法,是荒謬行徑。

他說: 「此舉如洗腦教育,想消滅粵語,兩年前當局試過一次,遭民眾大力反對,現時校方可能聽命於相關的官員,做出小動作來再測試一番,若他們真的要消滅粵語,我們一定會再上街去。」

2010年廣州市為配合舉辦亞運會,營造良好語言環境,政協提案委副主任紀可光,提案建議將廣州電視臺的粵語頻道改為普通話,結果引起廣州市民強烈不滿,認為是打壓粵語生存空間,一度掀起捍衛粵語浪潮。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