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勢利導,讓孩子享受學習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因為成長環境以及自身的原因,不但水平參差不齊,學習風格也會不同,這就要求我們有靈活的教育機智,因勢利導。這樣,孩子才會處於一種愉悅的心理狀態,把學習作為一種享受,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要充許孩子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如有的學生喜歡通過討論強化自己知識,也有的學生喜歡靜靜地獨自思考。對前者我們應盡量營造一個討論的氛圍,而對後者,我們就應給他們提供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還有的孩子喜歡通過構詞法來幫助記憶英語單詞,而有的同學則善於通過閱讀來增加詞彙量。對前者我們可給孩子提供有關構詞法的書籍,對後者則須提供一些水平相當而又有趣味的英文閱讀材料。有的孩子喜歡做摘抄,而有的孩子卻習慣反複閱讀所喜愛的文章,這都能達到提高寫作水平的目的。所以對後者就不一定非得要求孩子去做摘抄,提供一些相應的課外書籍讓孩子讀同樣能達到學習的目的。
要掌握孩子的心理特點,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找準切入點,引導孩子。如有的喜歡追星,可通過給他們講解明星們是如何成功的,以激發孩子積極上進之心;如對個性強,自製力也相應強點的孩子,可讓他們自己制定相關規定,這樣,孩子覺得受到了尊重,就比較能自覺地遵守了;而對於自控能力相應較弱,卻喜歡「戴高帽」子,也相對比較聽話的孩子,則可用表揚與懲罰相結合的方式,給予適度的監督,以養成孩子良好的習慣。
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奧托·瓦拉赫剛讀中學時,父母為他選擇了一條文學道路。一個學期下來,老師給他的評語是:「奧托·瓦拉赫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這樣的人即使有完善的品德,也決不可能在文學上發揮出來。」於是,父母只好尊重兒子的興趣,讓他改學油畫。可瓦拉赫既不善於構圖,又不會潤色,對藝術的理解力也不敏銳,成績在班上是倒數第一,得到的評語是:「非常遺憾:你在繪畫藝術方面所表現的素質令人失望,將來恐怕難有造詣。」面對如此「笨拙」的學生,大家都認為他成材無望時,化學老師卻發現他做事一絲不苟、耐性專一,具備做好化學實驗的應有素質,因此建議他改學化學。瓦拉赫改學化學後,潛能被激活了,最終獲得了化學諾貝爾獎。
成功專家羅賓曾說:「每個人身上都蘊藏著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猶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待著我們去喚醒他。」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作為家長,要有認清自己的孩子,瞭解孩子的長處和短處,挖掘孩子的潛能,因材施教,揚長避短,每個孩子都能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