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硬著陸風險幾何?

中國上週公布的增長數據遜於預期,引發新一輪有關中國經濟可能發生「硬著陸」的猜測。對此,投資者應當感到擔憂嗎?

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JPMorgan Asset Management)的戴維•謝普(David Shairp)表示,儘管許多跡象表明中國經濟將實現軟著陸,但目前遠不到解除警報的時候。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中國經濟的致命要害恰好是貿易領域,」他表示。「得益於出口驅動的工業化,中國經濟過去三十年發展迅猛。眼下,可能導致經濟無法實現軟著陸的主要風險在於出口下滑幅度加大。目前已出現需求回升的初步跡象:採購經理指數(PMI)中的訂單數據有所改善,原材料庫存在減少,而銀行信貸也在好轉。」

「但是,儘管中國經濟很可能正在觸底回升,春節後各種怪異的數據卻表明,一段時間之後我們才能看清中國經濟的增長前景。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是‘軟著陸’,但‘比較硬地著陸’的風險仍然不容忽視。實際上,除非當局進一步放鬆政策,否則可能會發生更糟糕的後果。」

義大利裕信銀行(UniCredit)經濟學家尼古勞斯•凱斯(Nikolaus Keis)也認為,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說明中國當局有必要採取進一步的政策行動,以刺激國內需求。

「人們通常認為,8%是中國GDP增長率的一個臨界點,只有達到這個‘門檻’,才能保證為勞動力市場新增人員提供足夠多的工作崗位,」他表示。「我們預計,未來幾個月,中國將把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再調低150至200個基點。調低關鍵利率也是一種選擇,此外也有可能再出臺選擇性財政政策措施——儘管絕不會是2009年中龐大刺激計畫的翻版。」

「政策寬鬆度持續或加大,是我們的資金仍然押注‘軟著陸結果’的最重要因素。另一個因素是我們的預測——鑒於全球經濟、最重要的是美國經濟出現企穩並復甦的跡象,以及歐洲債務危機出現緩和跡象,淨出口對中國GDP增長率的拖累作用應會減弱。」

高頻經濟公司(High Frequency Economics)首席經濟學家卡爾•溫伯格(Carl Weinberg)對中國消費增長前景更為樂觀。他表示,「很明顯,因為食品價格下跌而省下的錢,中國家庭在第一季度結束前還沒來得及做出相應的反應,因此這段時期消費支出未見增長。」

「但是,消費開支增加的趨勢是不可避免的,儘管可能會發生得比我們先前預測的要晚一些。人們意識到購買食品之後還富余更多的閑錢,是需要時間的。」

「中國是一個有著13億人口的大國,人們在吃喝上的開支佔到收入水平的35%至45%。對於這樣的國家,減緩食品價格上漲速度是最有效的經濟刺激。正如汽油漲價會擠壓紐約人和倫敦人的可支配開支,食品價格猛漲也會擠壓中國人在其他方面的開支。我們預計消費需求不久後就會加速上升,從而推高第二季度GDP增長率。」

本文留言

作者「熱點話題」專欄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