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故事:為兒買房

剛參加工作兩年的記者,拍攝父母幫他買房的艱辛歷程。父母的關愛、心頭的滋味都凝結在張張底片上。再回首,淚已潸然。為兒買房,是他的故事,也是很多年輕人的故事。

三月份,父母從紹興出發,輾轉大巴火車顛簸一夜到長沙,到達第一天的下午就要去看房。我大學畢業後在長沙工作兩年,房價瘋漲。常常聽到父母擔憂的聲音:「我們做一年,白做了,又做一年,還是白做了」。老媽說:「咱狠一狠,買個房子吧。」

父母在老家賣水果,很久沒出遠門了。這次來長沙,老爸穿起過年的衣服,老媽換上新外套,他們很少這樣打扮自己。

買房需要注意的事項,父母都寫在小本子上。

老爸問售樓小姐,「這裡不安全吧,會遭賊的。」「你這裡是不是學區房?你這裡五證齊全嗎?你這裡到菜場有多遠?你這裡……」老爸紹興式普通話讓售樓員應接不暇。

看中了一套房子,仔細地聽著售樓小姐算價格,老爸把下巴壓在手臂上,我知道,他心緒低落的時候才會這樣。

父母來長沙看房子的那段時間,我值晚班。白天,一家三口就在幾個樓盤間轉啊轉。

回到我租的房子裡,大概是太累,老爸躺在床上睡著了。

老媽給我縫被子。針線盒20年沒換過了,「活絡丸」的鐵盒子。

黑洞洞的毛坯房裡,爸媽掏出皮尺,計較幾公分的差距,他們擔心房間小了,放不下櫃子。

在我租的房子裡,老爸趴在床上,用手機一遍一遍地算房價。

看房走了一天,累了,爸媽打熱水泡腳。老媽很驚奇,她來長沙才知道可以用水桶泡腳。

老媽要把我窗臺吊蘭新長出來的芽種活。

最終,我們選擇了一個離單位較近的樓盤。下定金後,父母就急著買車票,回家籌錢,一週內給我匯過來。

我們仨的背後就是將來要入住的小區。空閑下來的兩天,他們在小區裡轉了轉,老媽笑著和我說:「只要你好」。那幾乎是她對我的口頭禪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