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家醜聞驚天下(組圖)
中共決定薄熙來停職
美國之音
中國國家媒體星期三讚揚中國共產黨決定薄熙來停職的措施。這是中國近年來最大的一場政治醜聞。
新華社星期二晚間報導說,薄熙來因為涉嫌嚴重違紀,停止擔任25個委員組成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和300個委員組成的中央委員會委員的職務。在中國,違紀經常指的是腐敗。
這條新聞過後,官方宣布了另一項令人震驚的消息:薄熙來的妻子谷開來已經作為英國商人尼爾·海伍德被殺一案的主要嫌疑人被拘捕。據報導,尼爾·海伍德曾與薄熙來一家關係密切。
薄熙來很有個人魅力,曾經一度被視為進入重權在握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的熱門人選。今年晚些時候中國十年一次的權力交接時,九名政治局常委中的七名即將離職。
美國西北大學政治學副教授史宗瀚(Victor Shih)說,這次罕見的公開醜聞顯示出中國執政黨在權力過渡之前的幕後權力爭鬥。
中國共產黨的《人民日報》星期三繼續描繪一種團結的形象,讚揚中共將薄熙來停職的「正確決定」。這篇評論員文章說,薄熙來的行為「給黨和國家帶來很大損害」。
儘管薄熙來曾經一度前途無量的政治生涯已幾乎終結,史宗翰說,薄熙來是否會面臨刑事指控還有待觀察。
--------------
美媒:英商之死引爆中共最大醜聞
BBC
中國官方宣布,薄熙來妻子谷開來涉嫌謀殺英國商人海伍德。
《紐約時報》週二(10日)發表長篇報導說,中國官方宣布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的夫人谷開來涉嫌謀殺英國商人海伍德引爆中共最大政治醜聞。
41歲的英國商人海伍德去年在重慶一家飯店內神秘死亡,當時警方調查的結論是海伍德死於飲酒過度,並立刻進行火化,後來引起外界廣泛質疑。
中國官方新華社週二報導,薄熙來的夫人谷開來及其子過去同海伍德關係良好,後因經濟利益關係惡化。
報導還說,經複查,現有證據證明尼爾·伍德死於他殺,有證據證明谷開來和薄家勤務人員張曉軍有重大作案嫌疑,涉嫌故意殺人犯罪,已經被移送司法機關。
中國官方還宣布,薄熙來涉嫌嚴重違紀,中央決定停止其擔任的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委員職務。
《紐約時報》報導說,這是1989年中國民主抗議運動引發中共大清洗以來的最大政治醜聞,特別是中共高層一貫強調團結和嚴守黨的機密,而這個涉外事件不但涉及到一名英國公民死亡,還涉及到一名公安局長跑到美國領事館尋求庇護,令中共領導感到極大難堪。
報導引述知情人士的話說,曾經是薄熙來心腹的重慶公安局長王立軍今年2月跑到美國駐成都領事館,滯留了30多小時。期間,他向美方官員披露,薄熙來妻子谷開來策劃毒殺海伍德,並向美方提供了警方保留的檔案,其中包括非常技術性的文件。這些知情者還說,王立軍還提供了中共領導層權力鬥爭的大量內幕。
王立軍雖然向美方提供大量重要情報,但是他被告知,美方不能向他提供庇護。他於是離開美國領事館,被中國當局拘禁至今。
有意思的是,中共週二傳達的文件並沒有暗示薄熙來涉嫌謀殺,而是暗示他是企圖阻止王立軍向上匯報這一案件,未經黨組織授權而免去王立軍公安局長職務。
報導說,這次對謀殺案的調查似乎是基於王立軍提供的情況。根據對此案知情的人士說,王立軍因涉嫌叛國罪周在接受調查。但是他提供了海伍德命案的證據,可能對他本人有利。
---------
薄熙來案進展成為日本重大的國際新聞
法廣
日本各大傳媒週三都把重慶前市委書記薄熙來被逐出政治局和中央,並遭到立案調查的案件發展作為國際新聞的重點,並對中國官方新華社週二晚終於發表國際傳媒流傳已久的薄熙來妻子谷開來涉嫌謀殺英國人伍海德的案件議論紛紛。
官方電視臺NHK說,新華社直接在《人民日報》上發表號召國人團結在共產黨下的社論,說明中國當局嚴防國內動搖蔓延的緊張神經。NHK形容,曾被視為新一代權力中樞有力候補的薄熙來案發展到了妻子涉嫌殺人的未曾有政治局面。
銷量最大的報紙《讀賣新聞》形容,國家主席胡錦濤徹底滅絕薄熙來的政治生命,為今年秋天中國權力交接保存了自己的影響力、構筑了胡錦濤影子政府的「院政」結構。
關注中國的右派報紙《產經新聞》說,中國追究谷開來涉嫌殺人案,顯然目標是對準了薄熙來。
而親中大報《朝日新聞》說,中國當局對薄熙來的處置新決定,不僅令薄熙來在圍繞新一代權力鬥爭中完全敗陣,還可能影響今後的中國政治勢力結構。
---------------
薄熙來落馬消息 佔據中國各報頭版
BBC
薄熙來夫婦的下場震撼中國
薄熙來被停止中共中央職務的報導星期三(4月11日)佔據中國各地報紙的頭版顯著位置。
雖然在中國各大微博網站上「薄熙來」以及「谷開來」,甚至「薄」、「薄熙來」、「BXL」等均成為被禁止搜索的敏感詞,但有網民將各報頭版匯總為一張圖片,並被廣泛轉發。
有微博用戶感慨:「這不亞於四人幫倒臺啊。」也有網民諷刺各報:「復讀機麼?」
微博上有網民爆料稱各報星期二被通知留出頭版重要版面等待重大消息宣布。
有關谷開來涉嫌謀殺英國人海伍德一事,有網民驚嘆「謠言傳著傳著就成頭版頭條了」。
不少網民也對薄熙來妻子「谷開來」的證件名字為「薄谷開來」頗感詫異,並猜測這是否意味著谷開來有除中國公民以外的國籍或身份。
也有網民認為官方媒體對薄熙來事件的報導仍有很多疑點未能解釋清楚,「不許你傳謠言,只許你猜新聞」。
而曾挺薄的北大學者孔慶東則發表如下微博:「今天是4月11日。2008年4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員、上海市委原書記陳良宇被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以受賄罪、濫用職權罪兩項罪名一審判處有期徒刑18年,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30萬元。」
---------------------
薄家醜聞驚天下 報章網民反響多
美國之音
薄熙來被停止中央職務,立案調查。其妻子涉嫌殺人,被移送司法機關。對此,中國大陸和港臺的媒體以及大陸的網民積極回應,眾說紛紜。
*永別政壇將失自由*
香港報紙直言薄熙來徹底失敗。明報的標題是《卷毒殺英商案逐出政治局妻涉殺人薄熙來完蛋》。明報的評論說,薄熙來是捲入刑事命案的最高級官員,定性空前嚴重,開除黨籍和公職只是時間問題。
信報也在通欄標題中斷言薄熙來政治生涯終結。信報頭版上一篇文章的標題是《王立軍引爆谷開來毒殺伍德案》。蘋果日報的標題最短:《薄熙來落馬妻殺人被捕》。儘管司法機關還沒有給薄熙來的妻子定罪。蘋果日報斷言薄熙來會坐牢,從而無法爭奪總書記職位,所以事情的最大受益者是習近平。
*中國報紙照本宣科*
中國大陸不少報紙的頭版上至少有三項內容,有些報紙的頭版只有這三項內容,南方都市報就是這樣。第一項是《中共中央決定對薄熙來同志嚴重違紀問題立案調查》,第二項是《公安機關對尼爾伍德死亡案依法進行複查》,第三項是《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堅決支持黨中央的正確決定》。
北京日報還發表報導《全市黨員幹部堅決擁護中央決定》,比較快地表態支持。北京日報3月31日曾發表文章談總書記的職權,提到總書記並非凌駕於黨中央之上,這句話被一些人和媒體解讀為向胡錦濤挑戰。4月5日這家報紙又發表文章《牢記總書記的囑託》,被外界認為是表忠心,補過失。
中國報紙很少就薄熙來的最新事態發表自己的評論,環球時報是例外,它的社論說:「對突如其來王立軍案的處理,表現了中國強大的確定性。它不是可以被一些偶然性和變數輕易擾亂的國家。」
*多數網民批薄毛左信徒挺薄*
中國的很多網站對此也很謹慎,有些網站不開放評論,不讓投票,而一些有自由派色彩的網站比較活躍。
在博客中國網站上,《中共中央決定對薄熙來同志嚴重違紀問題立案調查》和《公安機關對尼爾伍德死亡案依法進行複查》兩篇文章得到的「頂」或者「獻花」,數量大大超過「踩」或者「扔蛋」,支持票超出反對票近一倍。
在凱迪網《貓眼看人》論壇上,跟帖很多。有些網友貼出了當年慶祝粉碎四人幫的圖畫。人們寫道:「溫家寶贏了,氣死毛左。」「重慶好多民營企業家被他(薄熙來)打成黑社會搞的家破人亡。」「什麼叫偽君子?什麼叫野心家?什麼叫陰謀家?堅決擁護黨中央英明決定!」所以有人說:「感覺十分奇怪,一個右派論壇,居然一致支持中央決議」。
最近毛派的網站最少被關停了三個。政治評論員陳子明當時就估計這是因為要宣布處理薄熙來問題了。有毛派人士在微博上發言。毛派寫手張宏良表示:「當初義和團的罪名就是殺盎格魯撒克遜人,現在又是這個罪名,歷史又回到了原地。」還有支持薄熙來的人把薄熙來比作岳飛。
但是多數微博言論是反對薄熙來夫婦的。臺灣名人邱毅說,薄熙來運用宣傳所塑造的唱紅打黑重慶神話至此破滅,證明了權力使人腐化,絕對權力造成絕對腐化。資深媒體人章文寫道:「我至今難以相信,一個政治局委員的夫人,一個出身名門的紅二代,一個北大法學碩士出身的名律師,居然會因為私利衝突而親自參與殺人。期待官方更多細節的批露。」
*流言止於開放傳說未必虛假*
有網友嫌當局公布的信息太少,還有人質疑為什麼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發布國家大事。
最近中國官方大力打擊謠言,但是在薄熙來事件中,有些傳言後來被證明是真相。所以有人戲稱,謠言變成了「遙遙領先的預言」,傳著傳著就成了頭版頭條。學者熊培雲表示:「在這個國家,謠言快成為真相的播種機了。」法律學者徐昕寫道:「為什麼要不信謠不傳謠?因為事實比謠言更精彩,今後一定要信事實傳事實。
---------
薄熙來夫婦成過街老鼠 陸媒齊聲擁護黨中央決定
自由亞洲電臺
中共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被停止黨內所有職務且立案調查等新聞,重慶及中國大陸各媒體週三均顯著報導,呼籲「堅決擁護黨中央的正確決定」,要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
重慶日報在頭版第二條報導由人民日報評論員撰發的「堅決擁護黨中央的正確決定」評論,接下來依序報導「中共中央決定對薄熙來同志嚴重問題立案調查」、「公安機關對尼爾.伍德死亡案進行調查」新聞。
重慶晨報與重慶商報均在頭版頭條報導了以上三則新聞標題,並分別在三版及二版要聞刊載全文新聞。
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環球時報等中央級報紙,以及上海新聞晨報、廣州日報、北京日報等地方級報紙都在頭版或顯著版面報導薄熙來案兩則新聞及一則人民日報評論。